1、部首为“讠”的汉字,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
2、言字旁的字:
词、课、说、谁、诗、语、许、请、话、评、诚、访、认、论、谚、该、谢、议、言
yán
繁体言
部首言
笔画7
结构独体
字级一级
造字会意兼形声
五笔yyyy
五行木
常用释义
1.
名所说的话。
例词言简意赅格言诺言留言
2.
动说。
例词言过其实畅所欲言言之有理
3.
名汉语的一个字或一句话。
例词一言难尽三言两语
4.
名姓。
详细释义
1.
动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
动同本义。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说文》
志以发言。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志以定言。
《左传·昭公九年》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国语·周语上》
言,心声也。
《法言·问神》
言,口之利也。
《墨子经》
言者所以在意。
《庄子·外物》
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趋机而言。
《后汉书·列女传》
言于李??。
《资治通鉴·唐纪》
言讫不见。
《大铁椎传》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游褒禅山记》
3.
动又如:言绝(言罢;说完);言言(直言);言不尽意(言语无法把所有的心意全部表达出来);言戏(说话轻浮不庄重);言人人殊(人各一词,所言各异);言笑自若(谈笑自得的样子);言之无文(说话没有文采条理);言方行圆(即言行不一);言信(说到做到的信用);言爽(说话不守信用);言不顾行(言行不一);言欢(说笑)。
4.
动议论,谈论。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动又如:言路(谏官的职务);言事(在君主时代,臣民与天子、国君议论政事);言文(谈论文辞);言默(议论和沉默);言状(所述情状)。
6.
动记载。
雁荡山…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
《梦溪笔谈》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石钟山记》
7.
动又如:言行录(录记叙述一人或多人的嘉言美行的书)。
8.
动问。
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竖何能?”
《史记》
9.
动又如:言问(讯问)。
10.
动告知;告诉。
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筭。
《礼记》
11.
动又如:言讽(用委婉的语言示告)。
12.
动陈述;叙述。
臣愿悉言听闻,唯大王裁其罪。
《韩非子》
13.
动又如:言功(陈述功绩)。
14.
动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
《孟子》
15.
名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父母之言。
《诗·郑风·将仲子》
诸兄之言。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国语·周语上》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琵琶行》
王如其言。
《搜神记》
未尝有言。
《卖柑者言》
思其言。
是何言。
《谭嗣同传》
16.
名又如:言能践行(说到做到);言语高低(指说话没分寸,冲撞别人);言差语错(言语冲撞或口舌之争);言言善果(多说劝人行善的话,必有好处);言同勒石(喻指说的话深刻而珍贵,如同刻石);言词(用语言表达的词汇或词句);言不尽意(言语无法把所有的心意全部表达出来);言不愿行(言语和行为不相符合);言语妙天下(言语精妙,天下没有人比得上);言听谋决(说的话听从照办);言废(说的话不被采纳);言简义丰(语言简练,含意丰富);言与心违(言语与心意相违背);言智(言语的才智);言无伦次(言语杂乱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