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环境:东北长期被封禁,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
由于满清兴起于东北,所以一直将关东视为“龙兴之地”,在清朝前面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为了防止龙气遭到破坏,清政府对关东一直采取“封禁政策”,到了清末的时候,关东地区已经成为地广人稀、物产丰富的丰腴之地。
2、气候原因:东北与山东气候相近,容易适应。
气候和生活习性是很大的原因,其实东北人和山东人的生活习性和所处的气候环境是非常相近的,都属于北方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干燥。
3、本地人特性:东北人豪爽,乐善好施,易于接纳灾民。
作为逃荒的人,跑到东北去敲开一家人的门,很容易乞讨到食物,从主观意愿上也更愿意接纳灾民。
4、灾民特性:东北土地肥沃,大山森林,适合逃荒人生存。
大灾之年出去逃荒的,不可能是当地的有钱人,而是最底层的穷苦人,也就是农民,他们没有其他一技之长,最擅长的便是种地,所以哪里有土地,他们就可以更快速的活下来。
5、语言因素:东北话与山东话类似,便于沟通。
东北话和山东话其实是非常相似的,在日常的沟通中完全不影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