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从信息传递和沟通的角度而言, 传播并不是人类的特有现象,而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有现象。
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
气味。(分泌特定气味的荷尔蒙-一般草食和肉食动物)
发光。(萤火虫求偶)
超声波。(蝙蝠)
动作。(灰雁动作信号,蜜蜂的“8字舞”)
声音。(鸟语)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的本质区别:
动物的信息传播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其能力更多地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不是后天的系统学习;
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
一句话,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的因素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从猿到人的转变,同时也就意味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转变。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 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
“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和“分节化语言”这三种要素的欠缺,犹如三道屏障,使得黑猩猩一类的灵长类动物最终未能进化成人类。这三种要素,都是人类特有的劳动的产物。
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进化,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人类语言的五个特点: 从外部现象描述
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
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
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
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
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
人类语言的五个特点:从本质上概括
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 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的事物。
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以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 表达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以有限的几十种元音和辅音,配之以声调变化,能够组合成数十万以上的语音单词。这说明,人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传播能力。
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生物学和动物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从新生代以来,动物界几乎没有增加发声类型,它们只能靠有限的声音和特定的化学或物理信号进行传播。而人类则不同,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无穷的创造力。人类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人类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而且创造出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以手语、计算机语言为代表的各种人工语言。语言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
综上所述,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人类的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这一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人类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也是一个体内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的过程。人类主要不是靠遗传信息,而是靠体外化、社会化的信息系统来适应环境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