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三国三大经典战役

三国三大经典战役

更新时间:2023-12-21 08:42:03

三国三大经典战役

三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夷陵之战,刘备退守永安白帝城,一直没有回到成都。

一、官渡之战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拉开了序幕。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衣带诏之后,袁绍终于获得了名正言顺的出兵理由,于是,袁绍奉衣带诏讨伐曹操,派陈琳书写檄文并公开发布,檄文中把曹操骂得无法忍受。于是,曹操和袁绍正式在公元200年爆发了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爆发时,刘备寄居在袁绍麾下,也即是属于袁绍这一方的。因此,刘备自然需要为袁绍出力了。

  建安五年(200年)七月,汝南黄巾军首领刘辟等背叛曹操,归降袁绍。袁绍使刘备领兵与刘辟寇略许都以南,关羽得知后从曹操处亡归至刘备处助之。由此,对于刘备来说,没有出现在官渡之战的正面战场,而是在袭扰曹操的后方许昌。在此背景下,曹操自然不能坐视刘备和袁绍前后夹击己方,于是遣曹仁来攻击刘备,刘备被曹仁击败,只能回到袁绍处。也即在官渡之战爆发时,刘备虽然起到了侧面牵制曹操的作用。不过,在曹仁出兵之后,刘备就被击败,没能真正帮助袁绍缓解压力。

  在被曹仁击败后,刘备想要离开袁绍,以连结刘表为由,带兵复到汝南,联合黄巾余党龚都,众有数千人,曹操派遣蔡阳前来攻打,被刘备所杀。建安六年(201年),曹操已经击败了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这让曹操可以腾出手来彻底解决刘备。于是,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往投刘表。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遂屯于新野。

  二、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赤壁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虽然在赤壁之战中,我们常说是孙刘联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起主导作用的是,还是孙权一方。换而言之,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指挥是周瑜,而不是刘备或者诸葛亮。

  不过,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势力迅速壮大,得以在南郡之战等战役中起到重要作用。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与周瑜在南郡共攻曹仁,迫使曹仁退缩在江陵城。因江陵城坚固,一时难克,刘备又率众南征荆州南部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在赤壁之战中,虽然刘备一方起到的是次要作用。但是,在这场战役后,刘备迅速攻占了荆南四郡,并从孙权一方借得了南郡之地,再加上从荆州获得的人才和将士,促使其成为赤壁之战的最大赢家。

  三、夷陵之战

  最后,到了夷陵之战爆发时,刘备显然起到了主导作用,毕竟,夷陵之战就是刘备发起的。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同蜀汉正式建立之后,汉昭烈帝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而张飞又被部下所害。孙派遣使者前来请和,刘备大怒不许。

  于是,对于孙权来说,明白何谈是不可能了,从而派遣陆逊等将士屯兵秭归。在夷陵之战初期,刘备一方锋芒正盛,取得了初期交锋的胜利。在此基础上,刘备军占据秭归,派遣马良联合武陵五溪蛮夷,想要进一步扩大战果。也即在夷陵之战中,刘备不能希望夺回荆州之地,甚至想要借此机会吞并东吴。当然,最终的结果则要让刘备失望了。

  到了公元222年,陆逊看到蜀军士气沮丧,从而正式发起了反攻。面对突然起来的吴国大军,蜀军难以抵抗,这让吴军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对于陆逊来说,自然不会给刘备重整旗鼓的机会,所以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近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物资损失殆尽。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