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奋斗青春不负韶华的名人(常见的青春奋斗的名人例子)

奋斗青春不负韶华的名人(常见的青春奋斗的名人例子)

更新时间:2023-12-24 07:00:11

奋斗青春不负韶华的名人

匡衡(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

匡衡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他小小年纪就去给人家干活,挣点钱来养家糊口,上学读书自然想也不敢想了。

可是匡衡偏偏是个十分喜欢读书的孩子,他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10多里路以外的一个亲戚家里去,请他们教他认字读书。

经过长年累月的奔波,匡衡终于学会了不少字,能够看书自学了。于是他就从亲戚家里借了《诗经》等书来自学。

他白天利用在田间地头休息的时候读书,时间不够用,很想再用晚上的时间多读点书,可是他家点不起灯烛,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邻居家里夜夜灯烛辉煌,把屋子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于是匡衡就在自家墙上凿了一个洞,借着从洞中透过来的邻居家的灯光读书。

匡衡就这样在困难的环境中刻苦奋斗,利用这样的办法读完了《诗经》等儒家经典,在青年时代就成了一个十分有名的学者。

王献之(东晋书法家、诗人、画家)

王献之,字子敬,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王献之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有一天,王献之向父亲讨要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听取了父亲的建议,为了能够把字练好,无论春夏秋冬,都坚持每天都刻苦练习,最后王献之真的用完了这院里十八个缸中的水。

王献之的书法英俊豪迈,饶有气势,对后代影响很大,他与父亲王羲之齐名,被后来的人们称为"双王"。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