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诗,表面上议论汉朝的人和事,实际上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武则天。寓意深广,寄慨遥深。
“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 两句,夹叙夹议,从“荣” 字落笔,以 “薄” 字作反衬,将两句诗所叙的事件,作了鲜明的对比。“巧宦”,指善于投机取巧、谄上压下的官僚。“云阁”,即云台阁,汉明帝将辅助汉光武中兴汉室的邓禹等二十八将画像于云台阁,表扬他们的战功。很明显,在朝廷受到荣宠的不应该是 “巧宦”,而如今却“荣巧宦”; 在 “云阁” 上受到表扬的应该是驰骋疆场的为国立功的名将,而如今却 “薄边功”。两句诗,互文见义,正反相形,将赏罚不明、是非颠倒的昏暗现象揭露无遗。
第三句用 “可怜” 叫响,以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和同情,并用感喟、深沉的调子道出 “可怜” 的对象——骢马使,极富感染力。“骢马使” 指东汉桓典。他曾任侍御史,为人刚直不阿,因常乘骢马,故称“骢马使”。京师权贵,都惧怕他; 他也因此得不到重用(见《后汉书·桓典传》)。乔知之此时为代侍御史,故以桓典比他。
第四句 “白首为谁雄”,诗人感情的波涛臻于顶峰,用不平而又无可奈何的语气说,正直不阿的骢马使,你白首沉沦,不为世用,空有雄才,又能为谁发挥呢?
这首诗以 “荣巧宦”、“薄边功” 概括朝政昏暗,以 “骢马使” 比乔知之而叹其“可怜”,然后以 “白首为谁雄” 的反诘语作结,蕴含深广,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