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蒿水桥对明朝的影响(明朝土木堡事件是怎么解决的)

蒿水桥对明朝的影响(明朝土木堡事件是怎么解决的)

更新时间:2023-12-25 14:52:08

蒿水桥对明朝的影响

公元17世纪30年代,明清对峙的力量天秤已完全倒向满洲方面。尽管自恃甚高的崇祯不断为辽东前线增加军费,却无法惠及整条漫长的战线。于是,皇太极麾下的清军就屡屡选择绕道南下,不断向明朝的腹地推进。

对此,偌大的明朝不仅难以防范,甚至连亡羊补牢式的挽救都难以做到。发生在1638年的蒿水桥之战和济南之屠,就是其实力愈发虚弱的最佳证明。

畸形的防御格局

萨尔浒之战的溃败 让明军直接转入战略守势

自从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惨败后,明朝在面对后金-满清势力时就处于极度被动状态。由于辽东本地向来是各类城寨扎堆,分散和稀释了大量守备力量,所以很容易造成小块区域的迅速沦陷。糟糕的财政与军队现状,又让大规模援兵很少能被击中起来加以运用。迫使明军只能节节抵抗,不断将更多资源分批投入辽东战场。

长此以往,明朝固有的畸形防御格局就被进一步放大。因为自朱元璋立国历来,散布在北方沿线的卫所驻军就往往强于内地同行。许多早期的藩王封地也被安插其中,充当中央正规军之外的独立补充。但在15世纪初的朱棣篡权后,前者已为糟糕的经济所重创,后者也在遭压制或裁撤后迅速消亡。加之明朝京师近卫部队的急速衰败,就需要朝廷以更多钱粮对防御漏洞进行填补。始于16世纪中期的长城沿线工程,就是这段历史进程的巅峰高潮。

今日的明长城 主要是16世纪的国防建设成果

满洲在17世纪的迅速崛起,则给明朝的北方防御新开了第二战场。此前,由于女真各部的威胁性被认定为小于蒙古,往往只能在边患清单中屈居2-3流。加之东北亚的自然条件,很难将农垦区与游牧地的区分直接复刻,使任何长城类的线性工事都显得意义不大。最为节省财政的方法,就是直接将辽东军民都迁回山海关附近,启用的旧的长城建设来加强防御。但此举又不符合明朝上层的政治正确,所以就根本不具备任何实际的可操作性。

于是,北京的朝廷只好将大部分财政都贡献给东北亚前线。不仅需要募集到超过正常水平级的士兵人数,还要为驻军据点和大型城池兴修超规格工事,乃至为这些设施配置更多的高性能武器。结果,控制西南银矿产区的土司兵和坐镇东南粮产区的浙江部队,都被大量抽调与消耗。崭新的城池却可以因叛徒出卖或清军的大兵压境而失陷。唯一被证明具有实战效能的红衣大炮,还是不能在自家兵工厂仿造的纯进口货。于是就花钱越来越多,收获的效果却越来越差。

辽东原本只是明朝边境防御的次要地段

受此影响,原本大量分布在北方其他沿线的边军体系,也势必要开始忍受财政紧缩问题。来自蒙古方面的威胁虽不如此前严重,却不足让明廷始放松边区防御。甚至要反过来增援辽东,经常为京师附近的军事危机而倾囊相助。造成李自成与张献忠之流的落草为寇,继而给明军自己又开辟出内地的第三个战场。

此外,明朝的经济格局比军事战略更为畸形。除长江沿线的粮产区与经济作物基地,北方的各入不出敷大省都与东南海岸上的外貌港口相割裂。唯有一条从北京纵贯到杭州的大运河,能将有限的赋税不断抽往京畿。沿途的运输成本和距离问题,足以让崇祯不能把手头的资源做最大化利用。反过来加剧军事策略的畸形危害,并容易逆向影响朝廷的决策选择。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