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河南南阳农村葬礼流程细节(河南葬礼流程详细介绍)

河南南阳农村葬礼流程细节(河南葬礼流程详细介绍)

更新时间:2024-01-08 06:59:14

河南南阳农村葬礼流程细节

葬礼从古至今可以说有很多形式,中国传统观念都是死者为大,所以早些年在农村丧礼都举办的很隆重,随着国家提倡丧礼从简,现在很多流程都简化了,那么在农村一般传统葬礼都有哪些程序那?这些程序又是代表了什么意义?

由于各地风俗不一,丧礼的形式也不一样,早些年在我老家农村丧礼一般都举行三天,我爷爷早年一直是村里白事的主事人,所以经常听他讲些关于丧礼的一些事情。

第一天

老人快去世的时候一般家里人和同族比较近的人都守在旁边,当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由老人的子女给老人换上寿衣,戴上寿帽,穿上寿靴,然后把老人停放到门前的床上,盖上寿衣,在老人头上盖上一块白纸,小的时候一直比较好奇为什么寿靴都是用麻绳连在一起或者绑上,同时要防止家里的狗和猫尤其是猫靠近尸体,听爷爷讲,头朝外和鞋子绑上麻绳是怕出现诈尸,因为传言诈尸了尸体不会转弯,头朝外尸体站起来只能向里走,撞到墙就倒了,绑上麻绳尸体诈尸了也只能跳着走,这也许就是为啥电影里面的僵尸都跳着走的原因吧。不让动物靠近是怕灵魂附到尸体上出现诈尸。

把老人停放好之后,同族比较近的人请来村里的主事人,在主事人的安排下,孝子贤孙和同族比较近的人就开始第一次“压纸”,这是老家话,意思就是报庙,老人去世以后家里人要去村里土地庙报告老人死亡的消息。在老人去世后的两天早中晚都要进行一次“压纸”,第一天报庙的队伍基本上都是家里人和同族比较近的晚辈,晚上主事人会安排人员守灵及第二天早晨去亲戚家报丧。

第二天

吊丧

在主事人的安排下,上午就搭好了灵棚,供桌摆上老人照片及贡品,上午被通知的亲戚陆陆续续的赶到主家(就是老人去世的这家人,被称为主家),亲戚一般带一刀火纸(就是一把或者一包黄纸)来吊唁,进大门主事人开喊“有吊开”就是通知有吊唁的人来了,这时候灵堂里的孝子贤孙开始哭丧,亲戚吊拜、吊唁完主事人开喊“还礼”,这时候家属叩拜还礼,到了中午家人亲戚一起“压纸”,这个时候基本上都是浩浩荡荡的一大队人,男人人在前面一队,女人在后面一队,顺序按亲属关系排列。

“送仐”即大报庙,第二天晚上天黑以后,亲人要大报庙,报庙的队伍每人手里拿着一把点着的香,一边走一边把香扔到地上同时喊一声明路走,同族的人抬着一把椅子,椅子上面有一口放着发簪的饼铛,还有纸扎的马车、纸人。长子或者长孙拿着老人生前穿的一件衣服。到了土地庙以后把老人的衣服放到纸扎的马车上一起烧掉。听爷爷讲,送仐就是送老人的魂魄上西天,也可以说送老人的魂魄去黄泉路,扔到地上点着的香是为了给老人的魂魄引路,到了土地庙报完到以后坐着马车去西天。椅子上面的饼铛上面布满了锅灰,传说在去土地庙的路上,老人的灵魂坐在椅子上发簪就会在饼铛上面留下痕迹 意思是看老人留下什么指示。

祭奠,

“ 送仐”回来以后就开始祭奠,就是亲戚家人对老人进行吊唁,亲人分批进行吊唁,吊唁大概有两个过程,第一步作揖上香、第二部三叩九拜。听爷爷说,老人刚去世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只有“送仐”’以后老人再知道自己已经去世了,黄泉路上第一站就是“望乡台”老人站在望乡台上可以看到孝子贤孙对自己的祭奠。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