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黄疸,是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偏高,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多数婴儿出生之后都会有。
胆红素浓度高是因为婴儿在出生前是靠胎盘供应血和氧气的,出生之后脱离了母体,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红细胞了,所以就会偏高。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果黄疸数值达到必须干预的条件,就需要及时入院治疗。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由新生儿本身代谢特点所致,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四点。
一是胆红素生成过多。胎儿红细胞数量多、寿命短,出生后红细胞破坏增加,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
二是血浆白蛋白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刚分娩出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可减少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含量越低,其结合胆红素的量也越少。
三是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弱。新生儿出生时肝细胞内相关蛋白含量极微,肝脏中处理胆红素转化的关键酶的活性只有成人的1%,没法及时处理生成的大量胆红素。早产儿则更为明显,可出现暂时性肝内胆汁淤积,导致胆红素增高。
四是胆红素重吸收增加,新生儿肠蠕动性差和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肠道内相关酶的活性相对较高,可将结合胆红素转变成非结合胆红素,再通过肠道重吸收,导致血胆红素水平增高。
通常在生后2~4天出现,
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通常不超过220.6μmol/L(12.9mg/dl),且多在2周内消退。
早产儿总胆红素水平一般在255μmol/L(15mg/dl)以下,可延迟至3~4周消退。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胆红素生成过多。
因过多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胆红素增多。常见相关疾病有新生儿溶血病、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新生儿败血症、红细胞酶缺陷或形态异常等。
二是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导致血清中的非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相关疾病有克里格勒-纳贾尔(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三是胆汁排泄障碍。
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相关疾病有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代谢缺陷病、Dubin-Johnson综合征等。
当新生儿黄疸出现以下情况,需要警惕病理性黄疸:
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血清胆红素每日递升>85μmol/L;
血清总胆红素>220.6μmol/L(足月儿),>255μmol/L(早产儿);
血清结合(直接)胆红素>34μmol/L;
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4周;
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
黄疸发生同时伴有难以解释的神经系统症状。
病理性黄疸,需要入院治疗。
光疗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光疗的来源主要是蓝光,蓝光可以使新生儿体内胆红素分解,通过大便促进胆红素排出。
蓝光虽然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宝宝体温升高,但是在光疗的过程中,会随时监测宝宝体温,根据体温随时调节光疗箱的温度,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想要通过晒太阳达到退黄疸的目的,至少满足以下3个条件:持续足够长的光照时间(5小时以上);裸露皮肤;过滤紫外线,避免晒伤。实际上,由于气温限制、担心宝宝受凉等因素,宝宝裸露的皮肤通常只有臀部和四肢,同时由于父母担心紫外线晒伤,光照时间较短,因此,晒太阳退黄的效果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