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三伏天池塘花蛤养殖技巧(花蛤怎么养殖才能生长快)

三伏天池塘花蛤养殖技巧(花蛤怎么养殖才能生长快)

更新时间:2024-03-01 17:36:27

三伏天池塘花蛤养殖技巧

花蛤养殖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远离污染源且风浪平静,潮流畅通,地势平坦,退潮时干露时间不超过4小时,底质稳定,含沙量为70%~90%的中、低潮区滩涂,或底质、水质条件适宜围垦区内的池塘、滩地。已连续养殖多年的滩涂(或池底)需翻滩改良,翻出的泥沙经过潮水多次冲洗和太阳暴晒后,整平滩面,捡除敌害生物及杂物。易受洪水冲刷和泥沙覆盖的埕地要用芒草筑堤防洪,堤宽30~40厘米,堤高出埕面20~30厘米,以稳定埕面,防止种苗流失。

  垦区内池塘、滩地养蛤,要做好堤坝、水闸整修,播苗前1个月先排干池水,连续曝晒池底15~20天,每亩用15~20公斤含氯量为25%~28%的漂白粉全池均匀泼洒消毒。消毒后用网目为0.25毫米筛网过滤海水,进水浸泡2~3天,排干池水,并重复浸泡排水2~3次,清塘后进水深30~50厘米。每隔2~3天每立方米分别用尿素0.5~1克和过磷酸钙0.1~0.5克作培养基础饵料,使水色呈浅褐色以利花蛤生长。

  花蛤最适宜生长海水温度约为15℃~30℃,春天水温达到11℃以上时开始生长,冬天水温降至10℃以下停止生长,浙南地区花蛤生长最快的时间是4~6月和9~11月,12月至翌年2月生长速度极慢。花蛤生长速度随个体大小而有明显差异,个体较小的花蛤,其壳长和体重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个体大的花蛤。虾塘养殖花蛤水位应控制在滩面上水深30~50厘米。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