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利用自己的智慧,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化宝藏,比如黄梅戏便是其中之一。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其最为经典的剧目为《天仙配》。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戏曲剧种,但是黄梅县这个地方却位于湖北,这是为何呢?
其实这与黄梅戏的不同起源有关。关于黄梅戏的起源,一般有四种说法,分别是:起源于安徽省怀宁县、起源于安徽省桐城县、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起源于安徽省宿松县。
对于第一种说法,著名剧作家陆洪非在《黄梅戏源流》一书中说:“黄梅戏是在‘怀宁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当春种秋收之时,农民们惯唱‘怀调山歌’来歌颂自己的劳动丰收,这种民间优美抒情的山歌小调,统称为‘怀宁调’。”这种说法得到了戏剧界许多人士的首肯。
这四种说法中,有三种都是源自安徽,另一种则是来自湖北黄梅县。
黄梅县位于湖北省黄冈市,东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接壤,西与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毗连,南与江西省九江市区隔江相望,北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山水相依。由于黄梅县地处吴头楚尾,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激荡交融,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黄梅文化”。而在“黄梅文化”之中,便包括了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
显然的,倘若从起源来看的话,黄梅戏确实和黄梅县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可惜的是,这个戏曲没有在起源地发扬光大,反而在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流行
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并将其搬上银幕,获得了全世界的好评,这才让黄梅戏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对于黄梅戏的由来,很多人都非常疑惑,比如在1958年的时候,一代伟人等许许多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武汉洪山礼堂观看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黄梅戏《过界岭》。
一代伟人看完戏后,非常好奇地问道:“你们湖北的黄梅戏怎么跑到安徽去了?”对于一代伟人的疑问,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向一代伟人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一代伟人听了之后恍然大悟,说道:“原来你们的黄梅戏是大水冲到安徽去的啊!”不仅如此,一代伟人还称赞说:“你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乡土气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黄梅佬。”虽然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安庆地区,但是其发源地黄梅县依旧为人们所关注,比如在1995年2月的时候,黄梅县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黄梅戏之乡”。在1995年8月的时候,黄梅县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黄梅戏之乡”称号。
到了2019年1月的时候,黄梅县凭借黄梅戏入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由此可以看出,起源地和发展地,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前者是灵感的源泉,后者是传播的媒介,二者结合,才能够形成最繁盛的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