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是古代汉族历法之一,也是目前所知我国古代最早的历法,与黄帝历、颛顼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夏历传说是在夏朝时候创立的历法,原先的历法规则在数千年的岁月变迁中已经轶失。
按照一些古籍上的记载,夏历采用冬至之月为子月作历算一岁开始,历法年则采用以建寅月开始,即寅正(后来叫做夏正),其大致是采用整数366天为一岁,用减差法和正闰余,来调整时差。
夏历的特点,一是以寅月为正月,二是采用“定朔法”,即是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既反映了太阳热力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又反映了以月亮为主,加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共振的周期变化,融阴月阳年为一体,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夏历也因为闰月游移不定,各年同名节气在格里历(简称格历)3—4天里波动,不便推算、记忆和使用。
以寅月为正月,也是夏历与殷历、周历,秦历主要的不同,古人将一年十二个月,分为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注意:不是戍)、亥月。中气冬至所在的月(仲冬之月)为子月,大寒所在的月(季冬之月)为丑月,雨水所在的月(孟春之月)为寅月余类推。
夏历以寅月为正月(与今汉历(农历)正月相同),殷历以丑月(相当于今汉历(农历)12月)为正月,周历以子月(相当于今汉历(农历)11月)为正月,秦历以亥月为正月(相当于今汉历(农历)10月),也就是说,夏历的三月即殷历的四月、周历的五月,而夏历的正月,又被称为“夏正”。
我国古代从汉武帝开始,民间都采用“夏正”。而现在有些人误以为现在历法是夏历,其实现在被称为夏历的中国传统历法,其基本规则沿用的是汉代制定的汉历(太初历),所以应该叫汉历,只是其中沿用了汉朝开始使用的“夏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