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关于君子喻义小人喻于利的典型事例

关于君子喻义小人喻于利的典型事例

更新时间:2023-06-28 04:10:59

关于君子喻义小人喻于利的典型事例


关于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门下有一个食客叫冯谖。有一次孟尝君叫他去薛地讨债,冯谖问:“收完后买什么东西给您呢?”孟尝君回答说:“我缺什么你就买什么吧!”冯谖来到薛地,把债户召集起来说:“孟尝君不要还债了。”

债户们喜出望外,把债据全部烧掉了。冯谖赶着马车回来了,孟尝君问他:“怎么样?”冯谖回答:“全部收完。”“买什么东西回来了?”冯谖回答:“您叫我买您没有的东西,珍珠、宝贝、马匹、美女您有的是,所缺的就是一个‘义’字,所以我给您买了一个‘义’字回来了。”

接着,把烧毁债据的事说了,孟尝君听了非常生气,但也无法挽回了。时隔一年,孟尝君遭了大难,被免去了相国的职务,只好迁居到薛地去。到那里后,看见百姓们欢迎。孟尝君非常感动,对缝宣说:“你给我买的‘义’字,今天我才看见呀!”

扩展资料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出自《论语·里仁》。

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出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心思想的存在。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做什么不做什么君子都是“义之与比”后才为之的。君子转物。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