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古时候的人为什么要扎辫子

古时候的人为什么要扎辫子

更新时间:2023-06-21 02:08:08

古时候的人为什么要扎辫子

古时华夏正统及后来的汉族,并不留辫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中国古代,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等男人们长到一定的年龄,家族就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男人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叫做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说到: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所以才有"弱冠之年"、"怒发冲冠”之说。

但北方少数民族中,男子有髡头的习俗。所谓髡头,就是剃去四周头发,只留头顶头发并辫起来。这种习俗主要在以东胡及周边受其影响的民族中流行,如鲜卑、乌桓等。鲜卑系慕容、拓拨、宇文等部,都有髡头辫发,甚至迁到河西的慕容系的吐谷浑部,也是如此,因而被称为讥为秃发、索虏。后来的西夏和后金,因混入大量鲜卑人,在发式上也深受其影响。

后来的满清,由于长期受鲜卑族王朝如北魏、辽、蒙古的统治,有辫发习惯也是很自然的。满清统治中国后,男人留大辨子的才在全国推广开来。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