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老师们眼里,坏习惯的表现各式各样,我大致归纳了一下,无外乎这样几种:一是浮躁。孩子做作业时注意力特别不集中,左顾右盼,身体转得像陀螺,耳朵一直竖着,旁边一有动静就赶紧关注。二是懒散。主要是做作业不抓紧时间,一会找铅笔,一会找橡皮,好不容易找齐了文具,又开始要喝水上厕所,写起作业来磨磨蹭蹭,边写边玩,不多的作业总要拖很长时间才勉强完成。三是依赖心理。一部分孩子必须由家长或老师陪做,用案例中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虎视眈眈地监视”,否则就不能完成。还有一部分孩子是作业过程中一遇到问题就申请帮助或辅导,不肯独立思考,作业完成了多半是家长或老师帮助检查。老师们都知道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但在这些令人头疼的现象面前却束手无策,怎么办?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是后天获得,长时间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处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行为习惯的问题都不仅仅是行为本身的问题。叶老的这句话更是精辟地点明了培养习惯的两个重要着力点:一是改变态度,二是提供方法。从态度上说,很多孩子之所以有不好的作业习惯,与其对作业的认识密不可分。在他们看来,作业都是为了家长或老师而不得不做的事情,是学习的额外负担,所以做起来没有积极性,当然是能应付就应付,能逃脱就逃脱。要矫正孩子的这种态度,首先老师要调整布置作业的思路,不一定要千篇一律,全是读写算等常规作业,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兴趣和程度布置,更新和丰富作业形式,有些设计类或制作类作业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另外,将作业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至于给孩子造成厌恶的情绪或形成沉重的负担;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理解作业的意义在于巩固所学知识,检查自己学习进展程度。通过各种教育使做作业成为孩子的一种需要,使孩子树立我爱学习、我要学习、我会学习的意识。有了正确的态度,还需要巧妙的方法。老师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养成或巩固学生的行为。比如,如果孩子做作业时间长,速度慢,就需要老师根据作业量提出一定的时间限制,如半个小时或50分钟以内完成,并且告诉孩子完成作业之后的时间归自己支配,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和紧迫意识,相当于制订一个预期目标,能够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如果孩子作业遗漏、丢三落四或不能如期完成,老师就帮助他们设计一张作业自查表格,栏目可以有布置时间、作业数量、完成时间和检查结果等,相当于一张备忘录,让孩子自己进行统计或自我监督,连续一周表现良好就给予适当肯定或鼓励。如果孩子做作业精力不集中,就要把重点放在训练注意力上,可以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完成,如要求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尽量不要干扰,撤除孩子书桌上的玩具、画片或吸引其注意力的物品,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要求孩子在开始做作业前要做好一切与学习无关的生活琐事和准备工作。为保持思维的连贯和流畅,要求孩子做作业期间不能无故下位子,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急于去问家长或老师,先动脑筋思考,实在不会就暂时搁下,最后一起来问。另外,除非孩子习惯极差,没有起码的约束自我的能力,尽可能不要陪读或监视,一是容易干扰孩子的注意力,二是容易养成依赖或敌对心理。每个孩子问题的原因可能都是不一样的,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在作业问题上也是如此,有的孩子是不愿做或不想做,其主要问题是思想或动机问题;有的孩子是不会做,因为不会而充满了挫败的情绪,没有成功感,所以应重点提高其学习能力。还有一部分孩子更多的是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必须建立有效的行为提高策略或监管体系。无论是哪种原因,有几点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是爱心与包容,不要轻易用极端的言辞指责孩子或扣大帽子,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引起孩子更多的反感;二是坚持与耐心,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心理学试验认为至少需要21天,一个行为才能稳定下来,但实际可能远远大于这个数字。所以,不懈地坚持、适度地鼓励和合理地期待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不记得听谁说过,教育事业是用大爱做小事。事实的确如此,教育博大的爱正是通过平凡教育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折射出来的,而这些点滴小事一天天累积起来,就能成就孩子的良好习惯,也能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