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孩子不爱做家务 父母应该怎么做

孩子不爱做家务 父母应该怎么做

更新时间:2023-09-23 08:53:49

孩子不爱做家务 父母应该怎么做

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科学家对48名8岁儿童做过一项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他们惊讶地发现,在孩子8岁时,家长就非常看重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与技能,并保证孩子每周参与家务劳动不低于12小时的,孩子在33岁时就职大企业或自主创业,并取得一定成就的比例,高达64%,而孩子8岁时,劳动能力非常差,家长也宠着不让干活的孩子,上述比例只有20.5%,不到前者的1/3。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凡是从小就不爱劳动,总喜欢偷懒,这些孩子成年后很多都不能吃苦,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差,工作和事业往往都是平平无奇。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应该在小时候对孩子进行爱劳动的习惯培养,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双勤劳手,使孩子其终身受益。

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呢?

一、常规方法:细分法。

步骤1、咱们给孩子提供几种选择。比如咱们的家务包含扫地,吸尘,拖地,擦窗子,整理物品等,咱们把这个一项的列出来,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做某一件事。从经验上讲,很多时候孩子不愿意做家务的原因是家长不尊重孩子,用命令的口吻,直接驱使孩子去做着做那。

换个角度,要是其他人直接叫咱们做这做那,自己是不是非常的抵触呢。所以要给孩子选择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尊重,是不是在做家务,或者劳动的时候动力会更加强劲一些呢?

步骤2、目标细分每个做事步骤。一件事情如果比较复杂,孩子需要做很久,这个时候咱们就把这件事进行分解,让孩子一项一项的来做。


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咱们想要孩子打扫自己的小房间。

咱们就可以把这件事情细分成:

1、物品进行归类,衣服放在衣服柜子里,玩具放在玩具盒子里,书放在小书架上,笔工具放在笔筒里面等等。

2、擦墙面上的相框、玻璃、镜子、装饰品、学习桌上面的灰尘。

3、扫地拖地,用小的笤帚把小屋的打扫一下(即使有扫地机器人,也最好让孩子动手哦)。

步骤3、为了让孩子有成就感,并且让目标可视化,咱们可以给孩子列出一个表格,把步骤2细分的每一个步骤列在一个表格里面(其实这个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孩子养成做事情做计划的习惯),一项一项的事情列好了之后,再准备一些五星贴纸。每个孩子都有荣耀感,希望得到夸赞和表扬。孩子每完成一步,就给孩子贴一个五星。最后做完了这个事情之后,咱们可以给孩子一个奖励,这个奖励可以事先和孩子协商好,最好是对孩子成长有意义的东西,比如书籍,妈妈的拥抱,一些小技巧比如折剪纸。建议最好不是物质类的奖励,因为容易让孩子养成做事情功利的习惯。

咱们可以依照这三个步骤来培养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之前有个家长,孩子总是不爱整洁,房间乱糟糟的,孩子妈妈就跟宝贝商量,“妈妈比较忙,需要宝贝帮忙,现在有两个事情可以选择,打扫房间,洗衣服,宝贝愿意帮妈妈哪个呢?”

接下来孩子选择打扫房间之后,家长就跟孩子一起把选的事情进行细分,细分成几个步骤。然后一起制作目标小表格,并且告诉孩子,完成了这个事情之后,可以教孩子折剪纸(孩子一直喜欢这个)。孩子为了学剪纸,认真的做完了事情。

当孩子这么做过一遍之后,孩子再也会不觉得劳动很困难了,相反还有收获。

二、非常规方法:比赛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想要通过家务来束缚住孩子会特别困难。但是咱们也可以巧妙地借用孩子好奇和好胜之心来激发孩子劳动的动力。如果家里有两个宝贝,咱们可以让两个宝贝进行比赛,这里要注意的是要把劳动说成是游戏。

原因很简单,比如咱们给任何人说我给你一些活干,他人肯定一咧嘴,”我才不干呢!“ 换个说法,咱们来玩一个游戏。孩子立马就来了精神。比如咱们让孩子洗蔬菜,可以把蔬菜分成两份,让一个孩子清洗一份。看谁洗得又快又好。两个孩子肯定干得不亦乐乎。这样让咱们孩子不再把基础的劳动当成是苦差事,而是当成游戏,从中就能收获到快乐,对劳动就不会再有抵触心理了。

当然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可以自己和孩子比赛哦,这里要提醒一下不能每次都让孩子输哦,要让他赢一两次哦!(我们班以前有一个家长,爸爸是孩子王,老是喜欢和孩子争第一,孩子总是输,把孩子给气哭了……)最后分享一下对各个年龄段孩子劳动的建议:

当孩子5岁到6岁,咱们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务劳动,如抹桌椅、收拾玩具和碗筷、洗手帕、扫地、整理床铺等。

当孩子7至10岁,咱们可以让孩子帮忙扫地、洗菜、洗内裤袜子、晾衣服、叠衣服等,同时也可以参与一些种植花花草草和饲养猫咪,狗狗的活动。

当孩子10岁以上,可以让孩子慢慢学洗碗、洗衣、淘米做饭、学使用洗衣机、扫地机器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注意一定要教孩子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