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孩子的哪些坏习惯是家长惯出来的

孩子的哪些坏习惯是家长惯出来的

更新时间:2023-09-17 23:44:49

孩子的哪些坏习惯是家长惯出来的

回答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何为习惯?”简而言之就是“积久养成的行为特征与生活方式。”英国著名作家查·艾霍尔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每个人都有习惯并且多种多样,如果对人的认识、道德、行为以及健康产生正面影响的,我们称之为“好习惯”,反之则成为坏习惯。但不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孩童时期一旦形成,往往后期很难改变,并会伴随与影响人的一生。我们都知道,孩子一出生伴随的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所有有效的行为意识乃至习惯的形成都是后天环境影响与教育引导共同的结果,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环境与第一导师,家庭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发现并及时改掉他们的坏习惯就会显得极为重要。

总体而言,习惯分为“显形”或“隐形”两种,坏习惯亦是如此。所谓“显形的坏习惯”主要集中在各种不良的行为表现:例如说脏话、爱打人、口头禅、挑食、啃指甲、晚睡觉、不洗手、爱撒谎、沉迷电子产品等等,而“隐形的坏习惯”则具体变现在性格与心理状态上:例如自私、任性、胆小、懦弱、嫉妒、攀比、懒惰、不专注、缺少公德心等等。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孩子如果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家庭与家长的责任首当其冲。其实家庭影响孩子最关键的就是源于两个细节:

1.模仿

无数的家庭案例可以证明,习惯源自模仿。通常孩子容易出现的坏习惯,大多数是受到爸爸妈妈或家人的影响,比方说大人睡眠时间晚、吃饭时间不固定或边吃边看电视、用完东西随手乱放、言行不一致,在家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景区“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等等。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为孩子所吸引、模仿,进而造成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

一位母亲在谈到女儿的不良习惯时,检讨说:“女儿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做作业时,一会儿找削笔刀,一会儿喝饮料,一会又看动画片……再三催促下写完的作业,字迹潦草错误很多,实在令我们头痛,也不得不令我们反省。后来我仔细想,坏习惯养成是有原因的,弄清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女儿的情况不能说与我们无关,杂乱的屋子、无规律的生活方式,影响了她的的注意力,是导致她形成上述坏习惯的主要原因。”

2.纵容

有许多罪大恶极的罪犯在反思自己的人生时,有一个共性就是小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教养,尤其是父母对他的纵容是有直接关系的,当然这里面有两种关系,一个是父母本身与孩子分离,孩子属于留守儿童,管不到他;还有一种父母虽然在身边,但对他的教育是缺失的,纵容的。试想,当他第一次偷人家东西的时候,母亲及时予以制止而不是采取赞许和鼓励的态度,他也许会有另一种人生。很多孩子的不良习惯,都是在父母的纵容下形成的。当孩子第一次做了错事,父母一定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予以制止,否则一旦形成恶习,改起来就难了。有时侯,父母对孩子偶发的不良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沉默态度,这也是不对的。须知沉默也是一种纵容,是一种心理的暗示。它会使孩子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可以,于是放手去做,终成恶习,贻害终生。

后天环境和后天教育是可以人为控制的。父母了解了不良习惯的家庭成因,从改正自身不良习惯做起,给孩子做好的榜样,并努力在家庭教育中加以预防,就能极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例如父母从此以后在孩子回家之前,把家里弄得井井有条,孩子学习时,父母也是手执一卷书,或者专注做自己的工作,而不是一直划手机,聊天。这些细节做起来不难,但真正去做还是需要毅力的。

让孩子远离坏习惯,养成终生受用的好习惯,家庭教育就会事半功倍,孩子也就比较容易走向成功。这不正是我们做家长的都希望看到的景象么,为此我们也应该自己做出改变,更好的影响孩子的未来。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