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píng míng),指天刚亮时;公平严明。用于形容词、名词。出自唐李白的《游太山》。
1. 犹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①《荀子·哀公》:“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
②唐 李白 《游太山》诗之三:“平明登 日观,举手开云关。”
③《水浒传》第五七回:“平明时分,宋江 守中军人马,隔水擂鼓呐喊摇旗。”
④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平明,辞高等学堂,诸君咸返乡间。”
⑤明 施耐庵《水浒》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二人往北京去,行了四五日路程,每日天晚投店安歇,平明打火上路。
⑥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
2. 平正明察;明白。平白无缘无故
①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②元 曾瑞 《哨遍·古镜》套曲:“据坚平明正清,非为俺自专。”
③《明史·章正宸传》:“奈何使很傲之人,与赞平明之治哉!”
④郭沫若 《大山朴》:“‘大约是因为树子嫩,这朵花的养分不足,故尔失了花时。’内子这样平明地对我解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