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

更新时间:2023-09-16 12:39:15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中国的农历)表示季节、物候、气侯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度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自"立春“开始,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更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

简单的记载二十四节气的口诀为: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其中,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指春季)。

立夏,小滿,芒种,夏至,小暑,大暑。(指夏季)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指秋季)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指冬季)

在我国,虽然南方北方的地域差异较大,但是农业生产及农作物的活动一般与二十四节气是分不开的或者是区分不是太大。对于从事农业生产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比如,俗话说:芒种忙,三两场。指的是芒种时侯,各地的冬小麦均已成熟,早熟的地区已经收割并已收到了打麦场。(现在均用收割机,这种现象实际上更明显了)。

俗话说: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计算伏天,也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推算的,各地均是按照此规律来种植的。

有一二十四节气的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转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为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二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这些都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近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安全。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