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四种逆温现象时间与成因

四种逆温现象时间与成因

更新时间:2023-09-08 18:16:33

四种逆温现象时间与成因

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这时候地面的暖空气上升、高空冷空气下沉,形成的对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即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逆温条件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

逆温层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种

一、辐射逆温

  辐射逆温是夜间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的强烈辐射冷却,使紧贴其上的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的。

  二、地形逆温

  在低洼地区(谷地、盆地)因辐射冷却,冷空气沿斜坡下沉流入低洼地区形成逆温。这种逆温称为地形逆温。如天山北坡从12月——次年2月在近地层会存在一层深厚的逆温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冷空气受阻积累的,在形成的“冷空气湖”上有较暖的空气层。天山北坡的逆温层厚度至少有1500米,在南坡只有700米。这种冬季逆温层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是普遍存在的。

  三、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这种逆温现象就是平流逆温。主要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四、乱流逆温

  乱流逆温是由于低层空气的乱流混合,在乱流层的顶部所形成的逆温。因乱流逆温出现在乱流混合层的顶部,所以其离地的高度随乱流层的厚薄而定;乱流强时,乱流层厚,它所在的高度就高;反之,高度就低。一般它都位于摩擦层的中上部。乱流逆温的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几十米。从湿度的垂直分布来看,在逆温层以下,经过强烈的乱流混合后,气层中水汽的垂直分布已比较均匀。在逆温层的底部,由于下层的水汽和杂质向上输送和温度的下降。容易产生层云和层积云。

此外还有:

1盆地的地形是其中之一

冷空气进入盆地后,盆地周边气温上升得更快,相应的,盆地上空的空气气温也会上升,形成逆温。

2暖平流也会促生逆温

周边有温暖的气流过来,覆盖在盆地上空,也会形成逆温。

3同时,高压环流也会导致逆温

高压系统中,空气会下沉。下沉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气温会比近地面的高,逆温形成。

4此外,地面逆辐射也会形成逆温

晚上地面向外辐射热量,近地面的空气随着地面温度下降而降温,远离地面的空气吸收热量后气温上升,形成逆温。

辐射逆温

在天晴风小的夜间,地面的热量向空间散失很快,地表温度迅速下降,地面空气受其影响也随着下降,越近地面的空气受其影响越大,于是就出现近地面层空气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辐射逆温。

辐射逆温的厚度可以从几米到几十米,最高可达数百米。

辐射逆温以秋冬季出现的最多,强度也最大,近地面的空气常因气温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大雾。秋冬季早晨的雾多且浓就是这个道理。

锋面逆温

当冷暖空气相遇时,它们之间会出现一个向冷空气一侧倾斜的界面,这个界面实际上是冷暖空气的过渡区,较轻的暖空气往往爬在较重的冷空气背上,这样过渡区里的气温自然就会出现下冷上暖的逆温现象。

锋面逆温一般出现在几百米到几千米的高空,只有锋面与地面相交的时候,锋面逆温才出现在地面。

平流逆温

当暖空气吹向地面和海面,遇到比它更冷的,它底层的热量会被吸收,因而下冷上热,形成了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平流逆温。

平流逆温的厚度一般可达数百米,少数可达1000米。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