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北京云居寺三宫塔介绍

北京云居寺三宫塔介绍

更新时间:2023-09-18 02:52:04

北京云居寺三宫塔介绍

云居寺创建时形成了三院格局:即东峪云居寺,又称东云居寺、东峪寺或东域寺,在石经山以东;西峪云居寺,又称西云居寺、西峪寺或西域寺,在石经山以西,即后世之云居寺;中峪云居寺,又称中云居寺、中峪寺或中域寺。

此外,石经山上以华严堂为中心,形成了石经寺,又称云居上寺、雷音寺。在距云居寺不远的岩上村,还有专供刻经的磨碑寺。

此后,云居寺的刻经事业历经玄导、僧仪传至惠暹、玄法,尤其在盛唐开元、天宝年间为房山刻经的全盛时期,因为得到了唐玄宗的八妹金仙长公主的大力支持。

730年,唐玄宗经金仙公主奏请,颁赐新旧译经4000余卷,作为刻经底本,命长安崇福寺沙门、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智升亲自负责运送至云居寺。

在惠暹和玄法刻经时,雷音洞及其左右各洞藏经已满,于是又在雷音洞下开凿两洞,将所刊刻石经藏于此洞内。玄法时期于唐开元末年开始刻造玄奘所译长达600卷的佛经《大般若经》,754年刻至163卷。

在此期间,静琬的第三代弟子惠暹对云居寺进行了第一次重修。金仙公主奏请唐玄宗,将云居寺四周东接房南岭,南逼他山,西止白带山,北限大山分水岭的大片山场划给云居寺作为刻经费用。

云居寺僧人为了感念金仙公主之德,特于白带山顶的石塔上刻下铭文,这座石塔世称"金仙公主塔"。此塔为笋状四面小石塔,通高3.67米,其下部由四块汉白玉石板竖砌成方形龛状塔身,龛门浮雕拔券,门两侧各浮雕金刚力士一尊,上部为七重宝檐,宝珠刹,造型酷似西安小雁塔和云南大理三塔。金仙公主塔至今仍完好地立于白带山顶。

"安史之乱"爆发后,房山的刻经工作也未停止。自789年至809年,受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的施助,用了20年左右,续刻了《大般若经》300卷前后至412卷的100余卷,终唐之世,这部600卷的《大般若经》续刻至第520卷左右。

唐武宗登基后,主张废佛,云居寺被迫停废,后虽得恢复,但唐末至五代的战乱使石经刊刻被迫停顿下来。

到了940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划燕云十六州归入辽人版图,在辽皇室的支持下,云居寺开始转机,再度兴盛。

964年,云居寺住持谦讽和尚对云居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复,共修建大小庙宇70余间,使唐末五代以来"风雨之坏者及兵火之残者"得以修复,并且扩大了云居寺的规模。

谦讽和尚与辽官员朝议郎行右补缺王正合力倡导,云居寺广联僧俗,结千人邑会,成为我国古代为寺院募捐的社会宗教组织。对于谦讽组织的千人邑,南宋史学家王正在《重修范阳白带山云居寺碑》中记载:春不妨耕,秋不废获。立其信,导其教,无贫富先后,无贵贱老少,施有定例,纳有常期,贮于库司,补兹寺缺。

1027年,涿州刺史韩绍芳游览白带山,发现了刻经始末,乃奏请辽圣宗耶律隆绪恢复刻经,辽圣宗赐普度坛利钱为刻经经费,又委派瑜伽大师可玄提点镌修,勘讹刊谬,补缺续新,重启辽代大规模刻经。

韩绍芳先补刻了《大般若经》中残损的10卷经文,接着又开始从521卷刻起,续刻了《大般若经》的最后80卷。

1041年9月,涿州刺史刘湘承袭前任韩绍芳续刻《大般若经》至第600卷,计经碑240条,最终完成此经的镌刻。

《大般若经》的刊刻历经唐至辽代共计300年时间,共刻石1512条,是《房山石经》中最多的一部。

此后,至1057年云居寺刻完全部《大宝积经》120卷,计经碑360条,至此完成4大部佛经,它们是:《华严经》、《大涅槃经》、《大般若经》和《大宝积经》。

辽代的早期刻经均藏于藏经洞内,后由于各洞已满,至辽大安年间的通理大师时开始改单面刻经为两面刻经,并由大板改为小板,大字改为小字。通理师徒所刻的4000余片经碑和道宗刻经碑180片,均暂时放于山下。

由于藏经洞已满,自辽代起,云居寺僧人在云居寺南塔所在塔基的南侧建起一座石经地宫,用以珍藏辽金时期所刻的《契丹大藏经》10082片。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