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清朝两个尚书怎么分工

清朝两个尚书怎么分工

更新时间:2023-09-11 22:06:34

清朝两个尚书怎么分工

所谓“正印”并不是一个正式官职,只是一种俗称,指的是某个部门的掌握“大印”的正职。时至今日,依然还有所谓“正印”之说,只是不太常见罢了。清朝兵部的最高职务是尚书,所谓兵部“正印”指的自然是兵部尚书。

清朝奇特的“双主官制”

提起“双主官制”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想必都是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和赵刚,一个是团长、一个是政委,都是独立团的“主官”。只不过,李云龙是军事主官、赵刚是政工主官而,分工有所不同。

清朝的所谓“双主官制”显然不是李云龙和赵刚那样的“双主官”配置!这里的“双主官制”指的是清朝的六部设置有两位尚书,一位在旗、一位不在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满尚书”和“汉尚书”。其实,所谓“满尚书”兵部完全准确,因为私人不仅仅是八旗满洲,还包括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换言之,出身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者理论上也是可以出任所谓“满尚书”的。

出于对汉臣的相对不信任,在清朝六部的两位尚书中,真正掌握实权的是所谓“满尚书”,即出身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或八旗汉军的尚书,所谓“汉尚书”主要是负责一些具体工作,没有最终决定权。又或者我们可以套用一下现在的说法,所谓“汉尚书”在某种意义上更类似于“常务侍郎(尚书级)”。当然,清朝肯定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准确说,清朝六部的“正印”应该是所谓“满尚书”而不是所谓“汉尚书”。

除此之外,清朝还有许多“挂名尚书”,比如地方上的许多总督也会加兵部尚书衔以提升品级待遇。当然,给总督加兵部尚书衔也并不完全是为了提升品级待遇。因为清朝的总督有节制辖区绿营的职权,这个兵部尚书的加衔主要是用在这方面。由“兵部尚书”节制绿营才更加名正言顺,不是吗?所以,清朝的“加兵部尚书”衔并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一种摆设,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加衔的“尚书”都不是六部的所谓“正印”。而且,他们除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外,根本管不到兵部的其他事务……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