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吴国有一对善于铸剑的夫妇,男的叫干将,女的叫莫邪。干将曾经在越国学过铸剑,和越国有名的铸剑师欧冶子共拜一师,因此他在吴国铸剑很有名气。
当时,吴国的国王名叫阖闾,他是一个崇尚武艺的人,因此也十分喜爱宝剑。一次,越国派使者献给他三把宝剑,一把叫“除奸”,一把叫“斩邪”,一把叫“鱼藏”,吴玉十分高兴,把这三把宝剑当作宝贝,收藏起来。
然而,有了越国出产的宝剑,吴王并不满足。他想拥有吴国剑匠自己铸造的宝剑。他听说干将、莫邪夫妇是铸剑高手,就把他俩召来,对他们说:“听说你们的铸剑术十分高明,我要你们铸造两把比越国宝剑还要好的剑。”
“好的。”干将、莫邪回答说。
于是,干将、莫邪建造了一个铸剑场,并从山上采来精铁,开始铸剑,还请吴王征调了三百个童男童女专门为铸剑的炉子装炭鼓风。
干将接连铸了好几把剑,呈送给吴王。但吴王经过试验,都不满意,说这些剑都比不上他所拥有的“除奸”等三把宝剑。干将辩解说:“大王,铸炼宝剑,一定要有质地好的精铁、合适的火候和高超的冶炼术,三者缺一不可。但我现所有的精铁比不上越国的精铁,所以虽有高超的技术也无可奈何。”
吴王说:“我吴国怎么会没有上好的精铁,限你三个月,采集上等精铁,炼出比越国还要好的宝剑来。不然,提头来见。”
干将回到铸剑场,将吴王的旨意对莫邪说了。夫妇俩跋山涉水,终于采到了一块上好的精铁,又开始铸剑。
但是,经过两个月的煅烧,炉中的精铁一点也没有熔化。夫妇十分着急。
莫邪说:“看来这是一块神铁,要神铁熔化,一定要有人献身才们。没有人献身,宝剑是铸不成的。”
干将听了,说:“我想起来了。我师父最后一次铸剑时,神铁不化,师父和师母一起跳入炉中,才炼成了宝剑。”
“他们为什么要舍命炼剑呢?”莫邪问。
“铸不出好剑,越王一样要处死他。”
莫邪想了想,说:“师父和师母为铸宝剑而献身,做出了榜样,为了铸出宝剑,我也勇于献身。”
于是,莫邪剪了发,修理了指甲,纵身跳进了熊熊的炉火中。干将含着热泪,让三百个童男童女加紧鼓风,燃起更熊熊的烈火。很快,那精铁渐渐熔化,流入槽中,成了剑坯。
干将又反复将剑坯煅烧、锤打,终于铸成了一对举世无双的宝俐,雄剑起名“干将”,雌剑起名“莫邪”。
干将把雄剑藏起,把雌剑献给了吴王,但吴国灭亡后,这两把宝剑也都失传了。
后来,“干将莫邪”这一典故,用来指著名的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