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人际关系学简述诚信原则的要求

人际关系学简述诚信原则的要求

更新时间:2023-09-29 08:01:17

人际关系学简述诚信原则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推崇诚信原则,认为诚信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量。孟子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意思是说:天是真实不欺骗人的,做人也应该思求诚信不欺。至诚能感动人,不诚则不能感动人。孔子说过“民无信不立”,荀子也说过:“不诚则不能化万民”,都是将诚信看作教育、感化百姓的力量。孔子更是把诚信视为做人的根本,他提出,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他就不知道该怎样立身处世。

人是否遵从诚信原则,在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把这个问题正式纳人科学范畴进行研究的重要人物之一是心理学家诺尔曼•安德森。他曾经列出555个描写人的个性品质的形容词,让大学生看后指出哪些个性品质是他们最喜欢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评价最高的品质就是真诚,而评价最低的是说谎和虚伪。待人真诚、言而有信的个性品质导致人际吸引,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而自私自利、虚伪狡诈、言而无信的个性品质阻碍人际吸引,很难取信于人,非常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融洽。

诚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无论何种经济时代都如此。农业经济时代,与之相适应的是一种乡村社会诚信。借粮借钱、交友嫁娶,讲的是诚信,有借无还,全村皆知,不与交易;“好借好还 ,再借不难”;坑友毁婚,不再交往,声名狼籍。忠诚老实,遵守信用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要求。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