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气息向下声音向上是一种高音技巧,即是指换声区之后,为了防止喉位不断抬高,造成声音卡、紧,以及气息瘪、虚,作为歌手或声乐爱好者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
我们歌唱时必须保持喉位的相对平衡。总结了一下,关于保持喉位平衡的理论不同的声乐大师有着不同的诠释。概括起来,大约有三种观点:1.高音下唱。即是指换声区以后,我们的声音挂在高位,但我们的意识应当向地心方向,在喉位本能往上、歌唱意识向下的对抗中保持喉位的平衡。2.支点理论。对于花腔、戏剧、罗西尼等类型的高音歌手或声乐爱好者而言,音越高,支点要求越往下。如此,既能唱得轻松,又不至于破音。3.上哼下叹。与上述高音下唱有点类似,意思是唱高音时,声音的高位置不能变,把气息叹到胸口,不至于唱高音时让人听起来气息浅和卡喉咙。纵观这三个理论我们不难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声音的高位置不能变,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另一个共同点就是意识要向下,"下唱"、"支点"、"下叹",都是要求具备向下的意识。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意识向下呢?作为一个民族声乐工作者,我偏爱于对声音的研究,虽然算不上什么歌唱家,但在这方面还是有点心得。在这里,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裙子理论",说得不对的地方敬请多包涵并多批评,同时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探讨。
所谓"裙子理论",是指换声区后唱高音解决意识向下问题的一种方法。以男高音为例(其它声部以此参照),我们可以想象有一件小裙子,注意是"一件很小很细的小裙子",换声点至G,我们把这个裙子穿在横膈膜上;到了A,我们把它穿在两膝连线的中点;到了B至HighC,我们把它穿在两脚跟连线的中点;再往上的音,我们就把它往地球的中心方向再穿一穿吧,可能没几个人能再往下穿了。
好了,回答就是这些,祝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