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王母娘娘曾在瑶池大宴群仙,取名为蟠桃会。当时,孙悟空刚负责管理蟠桃园,但因为官衔太低,没收到邀请,故而一怒之下,反下天宫。
王母娘娘的宴请群仙,主要是吃蟠桃。这些蟠桃来源于蟠桃园,根据成熟时间和效果,分为三种,即三千年一熟,人吃了可以成仙;六千年一熟,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九千年一熟,吃了与天地同寿。
这是名副其实的仙桃。
偷吃蟠桃
然而,这些桃子,为何称为蟠桃呢?
1. 从桃子到仙桃
桃子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成为五果之一。又因为桃子可以入药,而且能打鬼,所以逐渐与长寿和成仙联系在一起。
东北有树焉,高五十丈,其叶长八尺,广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狭核,食之令人益寿。
此段文字出自东方朔所撰《神异经》,尽管作者有争议,但是历来学者都偏向于,这本书成于汉代。也就是说,早在汉代时期,桃子已经和长寿关联了。
东方朔影视形象
到了同时期的《汉武故事》中,桃子更是被仙化了。
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帝留核著前。王母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
这当然也是神话故事,但可以看出,桃子已经被赋予长寿的特点。故而,作者说西王母带到凡间的是桃子,而不是其他水果。另外,为了强化成仙和长寿,还特意说了,这桃子三千年成熟结果。
而且,书中还说,西王母与汉武帝分享仙桃时,东方朔在一旁偷看。结果,有人告诉汉武帝,说这小子(东方朔)曾经三次偷桃吃,被西王母发现,所以被贬下凡间了。
《西游记》中所说的蟠桃和孙悟空偷桃,其实就是源于此。
蟠桃园
2. 从仙桃到蟠桃
沧海之中,有度朔山,上有大桃树,其曲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也。
这段话出自《山海经》,这里的蟠,是盘曲、盘结之意,这是说,这种桃树盘曲三千里,证明其大而盘曲。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颛顼) 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
蟠木的蟠,依旧是盘根错节的意思,和大桃树盘曲的特点一样。到了魏晋时期,人们就弄混淆了蟠木和蟠曲大桃树。于是,人们开始把这种蟠曲的桃树称为蟠木。
山海经
《艺文类聚》:东海有山,名度索山,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曰蟠桃。
既然桃树也叫蟠木,那蟠木所结之桃,自然也可以叫蟠桃了。至此,蟠桃出现了,并且一直出现在唐宋以后的作品中,最有名的就是西游记。
其实弄混淆的不止蟠木和桃树,还有西王母。她到后来,被误会成王母娘娘,而且形象大相径庭。
很多事情,讹传久了,就成了真实,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