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利奥波德效应

利奥波德效应

更新时间:2023-06-28 10:33:13

利奥波德效应

奥尔多·利奥波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照三个层次来发展的,最早的道德观念是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两个层次的道德观是为了协调各部落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共生共存的目的。但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认识,逐渐出现了第三个层次:人和土地的关系。但是,长期以来,人和土地的关系却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人们在习惯和传统上都把土地看做人的财产,只需维持一种特权而无需尽任何义务。

奥尔多·利奥波德首次推出土地共同体这一概念,认为土地不光是土壤,它还包括气候、水、植物和动物;而土地道德则是要把人类从以土地征服者自居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任何对土地的掠夺性行为都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利奥波德反思了人类的文明,认为真正的文明“是人类与其它动物、植物、土壤互为依存的合作状态”,真正的伦理应当是大地伦理,是将人类视为“生物共同体中的一个成员”并自觉维护大地共同体的伦理。“我们尊重整个大地,不仅是因为它有用,而且是因为它是活的生命存在体。”他进一步提出了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准则:“有助于维持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事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这个准则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它标志着生态整体主义的正式确立,标志着人类的思想经过数千年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之后,终于超越了人类自身的局限,开始从生态整体的宏观视野来思考问题了。提出这一准则,是利奥波德对生态文明构建的最大贡献,利奥波德也因此而成为生态整体主义真正的奠基人。

利奥波德还是生态美学和生态文学的奠基人。他认为,大自然的美不仅仅通过共同体中各个元素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作为整体的共同体的美,整体的美才是最高的美。利奥波德用他优美的文字吸引一代又一代读者融入大自然,倾听河流奏出的音乐,像山一样思考:“在一个静谧的夜晚,燃着低低的篝火,昴星挂在悬崖边时,静静地坐着听听狼的嗥叫,尽力地去想起你所见过的所有事物并试着去理解。然后你会听到一阵极度和谐的共振,它的乐谱嵌入成千上万座小山,发出的是动植物生存或死亡的音调。这种节奏跨越了几个世纪。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