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各种字体有哪些举例

各种字体有哪些举例

更新时间:2023-09-17 18:28:47

各种字体有哪些举例

汉字中最为典型的五种字体有甲骨文,金书,篆体,隶书,楷书。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1、甲骨文。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甲骨文主要记录商代王室贵族有关占卜活动的内容,因为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的,所以人们称之为甲骨文。甲骨文的主要特点是:图画特征明显,由于是用刀在龟甲兽骨上刻写的,因此笔画比较细瘦,字形大小不一。

2、金文。金文又叫钟鼎文,它是西周及春秋时代浇铸在青铜器——钟鼎、生活用品、武器等上面的文字。古代称青铜叫金,所以后世称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金文主要记录的是统治者祭祀、分封诸侯、征伐及器主的功绩等内容。金文的主要特点是:笔画肥大厚实,结构、行款趋向整齐,图画特征明显减少,文字符号特征有所加强。

3、篆体。我们把大篆小篆,统一称为篆体。

“大篆”的书写较为复杂,且这种古老的字体,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字形,书法初学者难以掌握,书法界推荐不多。

“小篆”将“大篆”的各种写法统一后的结果,是文字乃至文化的重大进步。从小篆开始,中国的汉字才有了整齐划一字形,其曲折、婉转的字形结构,有一种独特的美。

秦时的丞相李斯为“小篆”创立者,他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留名的书法家,即《峄山刻石》,原石可惜已经被毁,现所见为南唐徐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现藏在西安碑林。

4、隶书。隶书是出现于战国,形成于秦代,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字体。秦代的一些下层办事人员,为了省时、快速,在抄写东西时不完全按照小篆的笔画、结构书写汉字,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字体。因为这种字体多为下层官吏、徒隶等使用,所以被称为隶书。在秦代,隶书只对小篆起辅助作用,正式场合仍然要用小篆。到了汉代,隶书终于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汉字字体,并取代了小篆成为通用字体。隶书的主要特点:完全打破了小篆的结构,形成了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笔画讲究波势挑法;结构匀称、棱角分明,字形扁方,整齐美观;图画性完全消失,字体完全符号化。所以说,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5、楷书。楷书又叫正书、真书,是出现于东汉、成熟并通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的标准字体。“楷”是楷模的意思,意即楷书可以作为书写的楷模。楷书继承了隶书结构上的特点,同时吸收了草书笔画简单的优点。楷书的主要特点:去掉了隶书的波势挑法,笔画十分平直,字形比较方正,结构显得紧凑,字的笔画大大减少。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