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针灸图记是谁写的

针灸图记是谁写的

更新时间:2023-10-28 11:58:16

针灸图记是谁写的

王惟一和针灸图经的传奇故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北宋著名医家王惟一的代表著,又名《天圣针经》,因书撰成后刻于石碑,并铸成针灸铜人两座与书配合,全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

惟一堂创始人、何氏面瘫外治疗法第六代传承人何传义指出,天圣四年(1026年),王惟一奉皇帝命令,纂集旧闻,订正廖误,考订针灸著作。按照人形绘制人体正面、侧面图,标明腧穴的精确位置,搜集整理古今临床经验,汇集诸家针灸理论,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又由王惟一负责,将全书内容刻石,并于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以该书石刻为壁,在大相国寺内建成“针灸图石壁堂”改称“仁济殿”。

中医非遗传承人何传义表示,《图经》完稿后,很快刊印。但王惟一担心书籍不易保存,日久遗失,更担心在刊印的时候出现讹谬,便创造性地将《图经》刻于石上,昭示大众,便于学者观摩。在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把该书石刻为壁,在大相国寺内建成,建成“针灸石壁堂”(1042改称“仁济殿”)。

中医非遗传承人何传义指出,元代至元(1277-1294)年间,将石刻从汴梁移到大都,陈列在明照坊太医院三皇庙的神机堂内。明英宗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由于时间长久,石刻已漫灭不清。明英宗下令工匠砻石,仿前重刻。重刻上石,将“新铸”二字删去,定名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增入明英宗序言,记石刻之沿革。到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由于需要修筑城垣和东城,宋天圣刻石被劈毁,充当修筑城墙的砖石,被埋于明代城墙之下。

中医非遗传承人何传义介绍,1965年至1971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在配合拆除明代北京旧城墙的考古工作中,将宋天圣石刻发掘出土,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得以重见天日。考古学家对石刻确为宋天圣文物依据是石碑所刻“通”字,缺笔少了中间一竖,为章献刘太后临朝,避其父刘通讳使然。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