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减字浣溪沙平仄格律和浣溪沙的区别

减字浣溪沙平仄格律和浣溪沙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3-09-17 10:04:04

减字浣溪沙平仄格律和浣溪沙的区别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有杂言、齐言二体。唐、五代人词中,见于敦煌曲子词者,均为杂言;见于《花间》、《尊前》两集,多为齐言,亦有杂言。至北宋,杂言称为《摊破浣溪沙》(破七字为十字,成为七言、三言两句);齐言仍称为《浣溪沙》(或《减字浣溪沙》)。

浣溪沙简介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浣溪沙(四十二字,沙或作纱,或作浣纱溪)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后阕头两句往往用对仗。)

词牌格式

浣溪沙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 韩 偓

宿醉离愁慢髻鬟(韵)

可仄平平可仄韵

六铢衣薄惹轻寒(韵)

可平平仄仄平韵

慵红闷翠掩青鸾(韵)

平平可仄仄平韵

罗袜况兼金菡萏(句)

可仄可平平仄仄

雪肌仍是玉琅玕(韵)

可平平仄仄平韵

骨香腰细更沈檀(韵)

可平平仄仄平韵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