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历史上弘暂逆案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弘暂逆案是怎么回事

更新时间:2023-09-30 09:55:31

历史上弘暂逆案是怎么回事

乾隆四年九月,乾隆帝以一个非常含糊的罪名“诸处夤缘,肆行无耻”,将堂兄、正黄旗满洲都统弘升“押解来京,交宗人府”。

后,宗人府上奏乾隆——乾隆十六叔、庄亲子允禄与多个堂兄弟弘晳、弘升等“结党营私,往来诡秘”,议请分别予以惩处。如何结党营私?往来诡秘所为何事?没讲。

乾隆——“见朕于王加恩优渥,群相趋奉,恐(恐怕即推测)将来日甚一日,渐有尾大不掉之势,彼时则不得不大加惩创,在王固难保全,而在朕亦无以对皇祖在天之灵矣”,弘晳“自以为旧日东宫之嫡子,居心甚不可问”。

弘晳“有不轨之心,因事未显著,是以从轻归结,以见小惩大戒之意”,乾隆决定革去弘晳亲王爵,还可以回郑家庄居住,禁远行。

不久,巫师安泰供出弘晳曾问“准噶尔能否到京,天下太平与否,皇上寿算如何,将来我还升腾与否等语”。

“皇上寿算如何,将来我还升腾与否等语”这样的话就令人玩味了,虽然没有实际行动,也没有动用巫蛊之术,但是说“其心当诛”并不为过。本就是亲王了,还能如何升腾,或者说您还要怎么折腾。

所以乾隆根据如上证据,判断并裁定弘皙“心怀异志”,“其所询问妖人之语俱非臣下所宜出诸口,所忍萌诸心者,拟以大逆重典,以彰国法,洵属允当”。

既然乾隆担心“尾大不掉”下面的人自然会替皇上绸缪分忧的,所以有本奏:弘晳曾“仿照国制”,在府中擅自设立内务府下属机构会议、掌仪等司,以己为圣尊,与朝廷相抗。“弘晳罪恶”,“尤为重大”。

乾隆:圈禁地点由郑家庄,改为景山东果园内。开除宗籍,改名为四十六。

至此,弘晳逆案审理完毕。

希望对你有帮助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