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数效用理论在讨论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对消费者偏好的性质,作了如下假定:
(一)完备性假定。 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的不同商品的组合。换言之,对于任意两个商品的组合A和B,消费者总是可以做出,而且也只能做出下列三种判断的一种:对的A偏好大于B;或者对A的偏好小于B;或者对A和B的偏好相同。 比如说,面临着两篮水果,其中甲篮里有3只苹果5只梨,乙篮里有4只苹果4只梨,消费者应该能够判断:或者甲篮比乙篮好,或者乙篮比甲篮好,或者两者不相上下。
(二)传递性假定。 传递性也是理性选择必不可少的基本性质,而且,传递性假定比我们想象的要强。一般来讲,人们对微小的差别会不介意。
(三)多比少好。在大多数的消费问题里,商品总是越多越好。这就是所谓“越多越好”的原则,即在其他状况都一样的条件下,某商品越多,消费者就感到越满意。
经济学家对消费者偏好提出的几个基本假定:
1.偏好的完备性
偏好的完备性指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出的不同商品组合。
2.偏好的非对称性
偏好的非对称性,又称非饱和性。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在于其中一种商品的数量不同,则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含有这种商品数量较多的那个商品组合。或者说,消费者对越多的商品其偏好越大,即消费数量越多,所获满足越大。
3.偏好的传递性
偏好的传递性是指,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大于C,那么对A的偏好大于C。它保证了消费者的偏好是一致的。
4.偏好的单调性
偏好的单调性是指,如果一个消费组合所包含的每种商品的数量至少同另一个消费组合的一样多,那么,这个消费组合至少同另一个消费组合一样好。
5.偏好的凸性
这里的凸性是指,在含有商品数量较多的商品组合和含有商品数量较少的商品组合之间,消费者总是宁可要前者而不要后者。它反映在无差异曲线的凸性上。
消费者偏好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程度正相关: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