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姓祖根在禹州:禹州方山为方氏寻根溯源、祭奠始祖的“方氏圣山”。
方姓堂号:正学堂,郡望:河南(洛阳)。方姓的来历,我国最早的姓氏书籍、战国史官编撰的《世本》和东汉应邵编撰的《风俗通义·姓氏篇》,都说是“方雷氏之后”。方雷又称雷、雷公。《辞源》称:“雷公,传为黄帝之臣,善医,司雷之神。”《古代帝王图鉴》载:“炎帝榆罔孙方雷氏,佐黄帝有功,封方山。”《春秋命历序》说,炎帝约在520年的时段传承了8代,顺序是:炎帝-神农氏-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来(即厘)-帝里(即哀)-帝榆罔。帝榆罔的长子就是雷,因功封方山,所以称方雷。方雷的后代以山为氏,形成了方姓。
纵观方氏各地的宗谱,无论河南禹州的方氏、固始方氏,或是湖北孝感的方氏,安徽歙县的方氏,辽宁温阳方氏,台湾方氏,菲律宾方氏,马来西亚方氏,新加坡方氏,美国加州方氏,泰国方氏,印度尼西亚方氏等,差不多都有“源自方雷”、“郡望河南”或“河南堂”的记载。这说明,以方雷为始祖的方氏占绝大多数,而且其祖根就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历年来,海内外的方姓人纷纷到禹州寻根拜祖。方氏发源地禹州市方山,已初步显现出“方氏圣山”的原貌,成为全球方氏寻根溯源、祭奠始祖的仙山之一。
据袁义达、张诚所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一书记载:当代的方姓人口已达到430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6%,居全国大姓第62位。主要集中分布在安徽、河南两省(约占方姓人口总数的34%),其次分布在浙江、辽宁、江苏、福建、云南五省(约占方姓人口总数的31%)。在历史上,宋朝时期(960-1279年)方姓人大约有45万人,明朝时期(1368-1644年)方姓人有44万多人,分别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0.58%和0.48%,分别排列第35和第48位。
作为中国大姓之一的方姓人,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地位显赫的历史人物,《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方姓名人242人,占名人总数的0.53%,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38位;方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8%,排在第25位;方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66%,排在第3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