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竹书纪年可信度

竹书纪年可信度

更新时间:2023-09-15 21:57:18

竹书纪年可信度

古本《竹书纪年》可信度高。

古本《竹书纪年》是战国魏之史官撰著的编年体史籍。至少,此书中,载录了不少重要的史料,甚至比《史记》记载的关于战国时期的史料应该更接近和详细。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五年,也就是公元279年,汲郡人不准盗挖战国魏王墓。

有人说,这事儿是在280年,还有人说是281年,按照《晋书》记载,当为279年。盗墓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竹简,多有散失。官府听闻后前往收缴,又有不少损佚。后来,当时不少著名学者,如荀勗、和峤、束皙、卫恒等,参与了竹简的整理,共集成七十五篇。

今天我们看到的《竹书纪年》其实已经不是西晋出土时验的那一份原本,因为在宋代后,正本与考本均告佚失。《竹书纪年》面世后,引得不少人据此订正过往历史,因而也受到强烈抵制,使此书影响由盛转衰。至宋,很少再有人看到此书,也很少有人引用了。

宋以后,有人抄录《宋书.福瑞志》作为附注,托名梁沈约注,造成一部《竹书纪年》,即“今本《竹书纪年》”,我们现在看到的《竹书纪年》事实上是《今本竹书纪年》,这本《竹书纪年》是经历了佚散后又重新收集整理的过程,里面的史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