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相国是什么官职

相国是什么官职

更新时间:2023-12-23 18:09:03

相国是什么官职

中国古代官名。春秋时齐景公设左、右相,相成为齐国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以后其他诸侯国也有设置,或称“相国”,或称“相邦”,或称“丞相”。

春秋时齐景公设左、右相,相成为齐国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以后其他诸侯国也有设置,或称“相国”,或称“相邦”,或称“丞相”。秦国于秦惠王十年(前328)始设,以张仪为相,在蜀地也任命陈庄为相。秦武王二年(前309)设左右丞相,但也设立相。楚国战国之世设相位不多,只有司马翦、张仪等少数人担任过,仍以令尹为最高官职。秦统一有左右丞相,相国废置。汉初先置丞相,后改为相国,各诸侯王国亦设过相国,后改称为相。金文都作“相邦”,文献记载作“相国”,当是后人避汉高祖刘邦讳而改。东汉不设相,以大司徒任宰相之职。东汉末,献帝时始改司徒为丞相,曹操担任。三国曹魏建国,再次设立相国,在汉丞相之下,钟繇和华歆担任过,曹丕代汉后,改相国为司徒。三国后期,曹魏议封司马懿为丞相,被辞让,又议封相国,再次辞让。其子司马师也辞让相国。魏末司马昭为晋公时,也兼任相国,与曹操任魏公兼任丞相相仿。两晋南北朝时期,只有权臣担任丞相、相国。隋唐以后,多用以作实际任宰相之职者的尊称。宋辽金时期,继承隋唐把执政的都称为相,已经有丞相、宰相、副相、辅相等名目,元朝一般分左右丞相。明、清两代则用宰相作为对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等执政的尊称。

从魏国魏文侯以李悝为相以后,列国纷纷开始设置“相”这个文官总长,以及“将”这个武官总长,文武开始分立。官分文武分散了大臣的权力,强化了君权。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