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
地貌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气候
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其中,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1.9℃-10.4℃,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17.7℃-27.9℃之间,为典型夏凉地区, 省会贵阳拥有“中国避暑之都”美誉。
年均降水量1181mm,雨季明显,年均日照时数1185小时,年均无雨日数190天,阴天多,辐射小,常年相对湿度在80.1%以上。贵州立体气候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水文
贵州境内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特别是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乌江、南盘江、北盘江、都柳江等水力资源丰富。
扩展资料:
农业
2013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11.84万公顷(4,677.60万亩),比上年增长2.1%。油料作物种植面积56.08万公顷(841.20万亩),比上年增长2.4%。烤烟种植面积25.49万公顷(382.35万亩),比上年增长7.5%。蔬菜种植面积84.77万公顷(1,271.55万亩),比上年增长9.5%。中药材种植面积11.75万公顷(176.25万亩),比上年增长57.4%。
饮食
辣香是贵州菜的主要特点,著名菜点大多与辣椒密切相关,如宫保鸡丁、各类火锅、肠旺面等,都需要用辣椒来调味,黔菜带辣味的菜肴更是口感各异,又分为油辣、糊辣、青辣、酸辣、麻辣、蒜辣等几大系列,有的辣而酸、有的辣而香、有的辣得令人张口咋舌、大汗淋漓。
贵州菜主要属于川菜系列,但贵州菜又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四川主要是麻辣型,云南为甜辣型,而贵州主要是鲜辣、酸辣为主要特色。辣、麻、酸是黔菜很突出的风味。
交通
贵州由于地处云贵高原,交通密度不及中国沿海地区,但是自2014年底贵广高铁开通,贵州融入珠三角快速经济网,贵阳到广州只需要4-5小时,2015年沪昆高铁(贵阳-长沙)段开通,贵阳到长沙只需要3小时,到上海高铁9小时,贵阳至北京高铁9小时,贵州目前已经接入全国高铁网。
2015年底还实现了贵州88个县县通高速,成为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目前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和高铁网络公路网,交通的便捷也让贵州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
高铁:贵阳至成都、广州、重庆、昆明、长沙、南宁、兴义(延伸至东南亚)等八向高铁,除了至南宁(350)和兴义 2016年开工外,其他均已通车或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