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其祖辈既习儒业,又兼采诸家杂说,既好慷慨任侠,又喜学道求仙。
其父元敬,20岁即以豪侠重义闻名乡里,某年大饥,曾“一朝散万钟之粟而不求报,于是远近归之,若龟鱼之赴渊”。这种宽宏博爱的家风给子昂以深刻的影响,也为他后来传奇的一生埋下了伏笔。
少年时代的子昂“驰侠使气,年十七八未知书”。 他会骑着马四处走动,看到不平之事就拔出手中剑,并不吝惜流出自己的少年血;如果遇到老弱病残之人,他会毫不犹豫丢下银两,然后大步离去。在他还不到18岁时,在家乡就赢得了“乐善好施,劫富济贫”的美誉。他的武功其实不见得多高强,但与生俱来的傲骨与凛然正气使他不怒自威。他曾与一个劫匪比剑,劫匪允诺如果他赢了,就把所有财物归还原主。劫匪先拔出了剑,他也开始拔剑,但动作非常缓慢,他气宇轩昂,毫无畏惧。武功比他高许多的劫匪看着他的剑一点点露出锋芒,心里开始发毛,怀疑这位意气风发的少年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高手。就在剑出鞘的那一瞬,劫匪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承认自己输了。这样一种又辣又温存、一点就燃烧的气息直接影响了他之后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