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以前,姓和氏的功能有明显的区别,姓的功能是别婚姻,同姓不通婚。因此贵族子女必须称姓,娶这个女子的贵族不能是同姓的。
氏的功能是别贵贱,通过氏可以了解他是哪个宗族或家庭的。平民有名无氏,因此,贵族称氏不称姓。比如孔子,姓子,孔氏,我们称他为孔丘,还不称他为子丘。
战国时期,贵族体系被打破,秦汉以后姓氏就不再有区别,作为家族系统的标志和称号延续下来。
还有一点,进入父系社会以后,非正宗嫡系是不能称姓的,只能称自己的氏,因为氏包含在姓中,姓是妖冶嫡系大宗的特权,就像今天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代表党中央的,无论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你只能代表你那个区片,那个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