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巴梨种植技术

巴梨种植技术

更新时间:2023-09-17 10:03:06

巴梨种植技术

1.适宜的授粉树品种山东长把梨、早红考密斯、阿巴特、康弗伦斯等。

2.园地砂壤土,山地和平地均可,需水利条件好,交通便利。

3.定植株行距3~3.5 m×4~5 m;山区果园定植时要深翻、扩穴、换土,为实现优质、高效生产做好定植前的基础工作。平地果园可采用开沟或穴盘栽植,定植穴深50 cm、直径50 cm,并充分利用水利条件的优势提高成活率。栽植第1年定干高度80~100 cm,包括剪口枝,保留 3~4 个主枝,翌年春,对主枝轻短截,然后对每株树先用木杆绑缚,再加大肥水,促进加速生长。

2 树体管理

1整形修剪巴梨树形以主干疏层形为主。幼树整形时,主枝的选留数量可较多,层间距离可以较小。幼树主枝角度开张不易超过30°。主枝延长枝的剪留长度以55~65 cm为宜。巴梨对光照条件要求较低,侧枝长势较弱,也不易培养,可用主枝代替侧枝或多主枝少侧枝,适当密留枝,少疏枝。盛果期,主枝角度开张较大,甚至可能下垂。下垂枝条如背上有徒长枝发生,可利用背上枝重新培养新枝头,但原枝头仍应保留不要疏除。如肥水条件较差,树势很弱,背上无徒长枝发生时,便应继续保留原枝头。壮树树体成形后修剪管理容易,通常以疏除背上枝和背下枝为主,保留较多侧枝和中、短结果枝组,并及时对结果枝群进行更新复壮。对老树或幼树,不要轻易疏除大枝,以免缩短树体寿命,影响经济效益。

2树势管理巴梨进入盛果期前生长旺盛,进入盛果期后生长缓慢,山地果园应控制树体负载量,以保持树体健壮为主。平地果园用l~2年的时间实现树与树基本交接,定植当年以保成活、保生长为主,同时加大肥水供给,增加树体生长量,形成一定的花芽,为翌年形成一定的产量创造条件。

3防止树体早衰巴梨在常规栽培条件下成花容易,前期产量可观。但是该品种生产中有早衰的特点,若不及早预防往往会降低栽培效益。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四点:一是加强肥水管理,保持树体健壮,清除病源,预防枝干病害如干腐病、胴枯病等;二是合理负载,及时更新弱枝;三是疏花疏果,合理负载,提高优质果率。四是后期保叶,及时追肥或施基肥。

3 果园管理

1产量控制巴梨栽培生产中需要合理负载,以增加单果重为最佳,不宜采用多留果的方法。一般山区梨园667 m2产量应控制在2 500 kg左右;平地梨园4年生667 m2产量可达2 000 kg,盛果期667 m2产量应控制在3 500 kg。

2花果管理采用人工授粉或放养蜂等措施,提高坐果率;实行人工疏花疏果,确定适宜负载量。

3生理型病防控巴梨进入盛果期很容易产生“铁头病”现象,常采用的措施:一是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条件和团粒结构;二是增施钙、硼等微量元素肥料;三是叶面喷肥,补充树体生长中不足的营养元素。

4 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行间自然生草或人工生草。

2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1 基肥 在秋季施用为主。幼树期施肥量根据巴梨树的生长势及树龄,每株施用有机肥25~50 kg,初果期增施过磷酸钙 0.5~1 kg,基肥施用结合深翻改土挖放射状沟施。成年树以迟效性的堆厩肥、绿肥等有机肥为主,配合加施磷肥。 每株施有机肥40~60 kg,混合磷肥 1~2 kg。施肥方式采用放射状深施或顺行开壕沟施,施肥后及时灌水。5年内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5%~2%为宜。

2 追肥 在梨树萌芽时、花后、采前等时期,追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在施足基肥和追肥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叶面喷肥,提高巴梨产量和品质。

3灌溉与排水有条件果园可采用喷、滴灌设备适期灌水,亦可采用全园漫灌方式;排水沟设施齐全,雨涝季节及时排水。

5 病虫草害防治

巴梨成熟较早,生产中很少采用套袋管理,应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巴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防治腐烂病,防治腐烂病的方法有:①清园,刮除老翘皮和越冬虫卵,剪除病虫枝,清扫病叶果及杂草,集中销毁。②用21%过氧乙酸系列药剂5~8倍液涂抹病斑,也可在药液中加入1 000倍的增效先锋。巴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如下。

1物理防治安装频振式害虫诱杀灯,挂黄色捕虫板诱杀幼虫或成虫,刮除病皮。

2化学防治在物理防治的基础上,适时进行化学防治病虫害,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3中耕除草结合自然生草,不施用化学除草剂。

4冬季清园消毒在采果后,及时清理病叶、果、垃圾等。用石硫合剂进行全园消毒1~2次,减少病虫基数。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