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的历史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它是紫禁城的正门。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与“受命于天”之意。当年承天门只是三层重檐木结构牌楼,楼正中悬有“承天之门”的匾额。此楼于1451年毁于火,1465年又重建,明未时复毁于兵火,直到清顺治八年(1651年)又重修,才大体成为今天的式样,并改名为天安门。
天安门总高33.7米。城楼最下面是两千余平方米白玉石须弥座,座上是高10米的红色墩台,墩台的砖每块重达48斤。墩台上面就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了。城楼大殿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用“九、五”数字,是取登帝位者则为“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含意。
天安门城楼,从前是帝王颁发诏书和举行大典的地方,诸如新皇帝即位,册立皇后等都在城楼内举行,以昭告天下。但含有极大讽刺意味的是,在天安门城楼颁布的最后一道诏书,却是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皇太后颁布的溥仪退位诏。
天安门是皇帝出入宫禁的必经之路,倘皇帝“御驾亲征”,这时就要在天安站前祭路,祈求神灵佑护。每逢派大将出征,皇帝就亲临城楼,举行送行仪式。
一百年来,天安门也和中国人民一样,受尽了欺凌与侮辱。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天安门城楼曾被炮轰,有三颗未炸的炮弹嵌在城楼西边的木梁上。天安门也有过轰轰烈烈的业绩。“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时爆发的。1919年5月4日,几千学生在这里集会,反对中国代表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汹涌澎湃的浪潮很快就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运动。此后的“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也是和天安门的名字联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