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的普济寺又称前寺,位于普陀山白华顶南面,是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
如今但凡能被命以普济寺这个名字的,大多都是北宋年间被赐名的古庙。
但普陀山的普济寺却不一样。
普陀寺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
相传在唐咸通四年(863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了一座观音像归国,在途径普陀山莲花洋面之时,他的船突然触礁受阻。
慧锷因此以为是观音菩萨不愿意东渡到日本,于是便在附近的潮音洞上岸,将佛像留在了普陀山供奉。
于是后人就称之为“不肯去观音院”。
北宋.元丰三年(1080)神宗钦建殿宇,赐额“宝陀观音禅寺”。
南宋绍兴元年(1131),郡请于朝,命真歇禅师为住持,迁出渔民700余家,使普陀山成为清净的海天佛国。
宁宗.嘉定七年(1214),赐钱万缗修殿并御书“圆通宝殿”额,钦定普陀山为供奉观音道场。
到了明代,普济寺的命运就变得坎坷起来,由于近海,所以普陀山经常遭到倭寇袭击,损失惨重。
洪武十九年(1386年)普陀寺殿宇被毁,佛像被转移至宁波栖心寺(如今被称为七塔寺)。
正德十年(1515),僧淡斋募缘兴复,对普济寺进行了修缮。
嘉靖三十二年(1553),佛像又内徙至镇海招宝山。
隆庆二年(1568)重修。
万历二十六年(1598)损于火灾之中。
三十年(1602),神宗遣使莅山督建,并拨帑金千两造藏经殿;
三十三年(1605),又拨帑金二千两扩充圆通等殿,最终赐名“护国永寿普陀禅寺”。
明末清初,由于施行海禁,僧人和尼姑被迫迁徙,普济寺再遭火灾,毁于一旦。
康熙四年,荷兰殖民者在沿海一带劫掠,普济寺再次元气大损,除开大殿之外,其他地方均被焚烧殆尽。
康熙二十三年,海禁逐渐松弛,僧侣和尼姑们纷纷再就业,普济寺迎来了新的转机。
到了1689年,定海总兵黄大上奏,请求兴修普济寺。
过了十年,清朝再拨两千金在此地修建寺庙,并赐下了“普济群灵”——“普济寺”的名字。从此之后,普济寺这个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