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盐,是将日晒盐装入三年生的青竹中,两端以天然黄土封口,以松树为燃料,经1000℃~1500℃高温煅烧后提炼出来的物质。据说,竹盐是1300年以前,庙里的僧人以民间疗法传下来,1988年开岩通商(株)从全罗北道阜安的开岩侍方丈那里接受千年秘方,建立工厂,才传下民间。之后竹盐产品商业化,更为广泛地流传。
竹盐其实不是新东西。在韩国,它大概可以算得上“民族瑰宝”了。古时的僧侣把盐装在精心选择的竹筒中,用天然黄土封上,再用特定的松枝烘烤,最后得到的固体粉末就是竹盐。这个过程往往要反复进行,“好”的竹盐会进行九次。
竹盐是以含丰富矿物的天然盐为原料,放进生长3年以上的竹筒,竹子必须选用生长在西海岸的竹子,直径为7cm,3年或5年的竹子,如果直径超过7cm,竹子中的水分很难溶入盐里,品质就得不到保障。
竹子选好后截成段,把日晒盐灌进竹筒里。所用的日晒盐必须是西海岸的天然盐。煅烧竹筒所用燃料是松木。松木里的某些成分在竹盐煅烧的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影响着其品质,是其他燃料所不能替代的。用来煅烧的窑也必须是用黄土制成的。
只有在用黄土制成的窑里用松木做燃料,煅烧成的竹盐才能呈现紫色。大概10小时后,能得到第一次煅烧的竹盐。竹子烧尽后,只留下了盐。经过煅烧竹子的水分已经渗透进了盐分里。此时的竹盐成了盐棒形状。然后把第一次煅烧的竹盐粉碎,再放进竹子里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