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荣城际铁路是山东省第一条城际高速铁路,也是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黄金走廊”,将直接改写胶东地区的“经济版图”。借势这条城际高铁,胶东地区将加速发展,从“沿海边区”变成“门户城市”。
“天尽头”通了城际高铁
威海市一家广告公司的经理沈栋,因工作原因经常往来于威海与济南、北京等城市之间。从威海到济南、北京动辄八九个小时、十五六个小时的旅行时间让他难以忍受,“城铁开通后就好了,从威海到济南、北京缩短了好几个小时,当天往返都可以。”
跟沈栋一样,近期威海市民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城铁的开通”。据济南铁路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在青荣城际铁路联调联试和试运行阶段,就有市民站在铁路旁的马路边,等着动车通过时照相。
济南铁路局副局长李光林告诉记者,青荣城际铁路贯穿青岛、烟台、威海三市17个区市,正线全长286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沿线共设即墨北、烟台南、威海等12个车站。其中地处中国陆地东端的荣成,素以“天尽头”而著称。青荣城铁的开通运营,使荣成可直达京沪,改写了荣成、牟平等地不通火车的历史,打通了山东半岛东北部地区的交通瓶颈。过去从烟台至北京间的快速旅客列车需要近16小时;烟台到上海需要近21小时,现在城际高铁开通后,烟台至北京南间动车组仅需5个多小时,烟台至上海仅需7个多小时。
“百年铁路梦”照进现实
说到胶东半岛上的铁路梦,可以追溯到晚清。1868年,在烟台的英国商人福开森,向英国公使提议修建烟台—潍坊铁路。那时,中国连一条营业铁路都没有。遗憾的是,这份提议石沉大海。直到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山东经济中心由烟台转向青岛,烟台商界才决定修建烟潍铁路。但因内外交困,很快偃旗息鼓。
新中国成立后,胶东半岛铁路建设重新提上议事日程。据《山东省志·铁路志》记载:“中央财经委员会最初拟建由潍县出轨至威海卫(今威海市)的铁路”,“后经多次研究、比较,方确定修建由蓝村出轨至烟台的铁路。”1952年8月14日,毛泽东在彭德怀提交的报告上写下了对胶东半岛铁路修建方案的批语:“同意彭德怀同志的意见,即先修兰(蓝)村莱阳烟台线及龙口烟台威海卫线,待此两线成后,再修潍县—莱阳线或他线。修时应绕道多作隧道。”毛泽东特意在“修时应绕道多作隧道”下面加了着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