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张恨水原著《啼笑姻缘》的介绍

张恨水原著《啼笑姻缘》的介绍

更新时间:2023-07-15 10:29:13

张恨水原著《啼笑姻缘》的介绍

  《啼笑姻缘》剧情介绍 :  1928年春天,由杭州到北京来求学的樊家树与表侄陶屹如无意间救了因灭村之仇刺杀军阀刘德柱的关秀姑及其师兄快刀周。樊家树的见义勇为引起了秀姑对他的好感,而陶屹如也被秀姑的豪气所吸引。  因救关秀姑,樊家树被刘大帅手下的旅长沈国英盘查,在樊家树表嫂陶太太的请求下,盐务署长何廉的女儿何丽娜出面为樊家树解了围。樊家树因看不惯何丽娜的奢侈与官家小姐的气势,处处躲避何丽娜。而此时年轻英俊的沈国英已经对何丽娜心生仰慕之意。  一次街边的大鼓书演唱,让樊家树与长相酷似何丽娜的沈凤喜相识,凤喜的聪明乖巧吸引了家树,在凤喜母亲沈大妈的撮合下,樊家树不但为凤喜租住了房屋,还出资助凤喜去读书。家树结识了秀姑的父亲关寿峰,并出钱帮助关寿峰治病,秀姑对家树的感情越来越深。此时陶屹如也对秀姑充满仰慕之情,不断接近秀姑;而早对秀姑有意,但自觉配不上秀姑的快刀周只是默默为秀姑付出。  家树的态度冷淡,反倒勾起了心高气傲的何丽娜的兴趣,她几次借机接近家树,更有陶太太在旁撮合,而家树因有了凤喜,虽然无法将何丽娜置之不理,但依然不冷不热。由于长相酷似,何丽娜与凤喜几次闹出误会。在一连串的接触中,何丽娜了解家树对自己的看法,试着一点点地去改变自己。家树发现了何丽娜正在改变着自己,也逐渐改变了对何丽娜当初的看法,但他的感情全部倾注在凤喜身上。  凤喜在一次登台演唱时不幸被当时的军阀刘德柱看中。刘德柱向来为所欲为。他为了得到凤喜不择手段。凤喜本来执意不从,无奈刘德柱拿家树的安危作为要挟。凤喜只好搬进了刘府。捡回了一条命的家树被表哥送上了火车。在回杭州的路上,家树又连同一群外国记者被土匪掳上了山寨。刘德柱看在凤喜的面上,亲自上山寨谈判。他请求关寿峰从旁协助。大义当前,关老暂时抛弃了私怨。二人合力救出了家树。  凤喜为了偿还刘德柱始终不肯再见家树。在刘德柱的帮助下,凤喜红遍了整个京城。家树有意和凤喜一起私奔,遭到的凤喜的拒绝。  丽娜因为始终无法扭转家树对自己的感情,返回英国。  家树生病被送进了医院。凤喜非常担心,来看望家树。刘德柱得知凤喜私会家树非常的气愤。他将家树的表哥解职,将家树所在的医学院查封,还终日的虐待凤喜。关寿峰也因为刘德柱迟迟不肯派出救兵,壮烈牺牲在东北的战场。思雨因为在刘德柱毒打凤喜的时候保护凤喜,被刘德柱开枪打死,致使凤喜被吓的精神恍惚。绣姑潜进刘府去救凤喜,在和刘德柱的搏斗之中,刘坠楼身亡。绣姑也身受重伤。在逃亡的路上,绣姑也离开了凤喜。  凤喜孤身一人回到了和家树一起生活过的大喜胡同。沈国英知道了凤喜的事将凤喜接进了府里。四年后家树成为了医生,丽娜也学成归来。他们同时来到了沈府。此时凤喜在沈国英的细心照顾下已经大为好转。家树将凤喜带走,开始属于他们的新生活。丽娜也最终接受了沈国英。  一切都过去了,只有英灵化做的清风将永久陪伴历尽磨难的情侣。  简介:张恨水(1895-1967)  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岭头乡黄岭村人。生于江西广信小官吏家庭,肄业于蒙藏边疆垦殖学堂。后历任《皖江报》总编辑,《世界日报》编辑,北平《世界日报》编辑,上海《立报》主笔,南京人报社社长,北平《新民报》主审兼经理,1949年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1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因其父曾在江西上饶广信税务当职员而在上饶出生。并在上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童年就读于旧式书馆,并沉溺于《西游》、《列国志》一类古典小说中,尤其喜爱《红楼梦》的写作手法,醉心于风花雪月式的诗词典章及才子佳人式的小说情节。  青年时期的张恨水成为一名报人,并开始创作。他自1914年开始使用“恨水”这一笔名,其名取自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句。到1919年为止,这时期创作的作品,如《青衫泪》、《南国相思谱》等,以描写痴爱缠绵为内容,消遣意味浓重,均可列入鸳鸯蝴蝶派小说中。  1924年4月张恨水开始在《世界晚报·夜光》副刊上连载章回小说《春明外史》,这部长达九十万言的作品在此后的五十七个月里,风靡北方城市,使张恨水一举成名。1926年,张恨水又发表了另一部更重要的作品《金粉世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影响。但真正把张氏声望推到最高峰的是将言情、谴责、及武侠成分集于一体的长篇《啼笑因缘》,这部小说至今已有二三十个版本,在发表的当时就因各大电影公司争先要将之拍摄为电影而几成新闻,由它改编成的戏剧和曲艺也不在少数,而因《啼笑因缘》而作的续书之多更是民国小说中之最。至此,张恨水的名声如日中天,即使不看小说的人也知道这个作家,就如同不看京戏的人也知道梅兰芳一样。  1934年,张恨水到陕西和甘肃一行,目睹陕甘人非人类的艰苦生活,而大受震动,其后写作风格发生重大变化,士大夫作风渐渐减少,开始描写民间疾苦(如小说《燕归来》)。抗战爆发后,他将很大精力放在写作抗战小说中,其中最受后人重视的是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魍魉世界》(原名《牛马走》)。抗战胜利后,他的一些作品致力于揭露国统区的黑暗统治,创作了《五子登科》等小说,但均未产生重大影响。  1967年初,张恨水在北京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无疑是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在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共完成作品不下三千万言,中长篇小说达一百一十部以上,堪称著作等身。而建国后所修现代文学史对他的评价,也因他后期参与抗战文学的创作而远在其他民国旧派小说家之上。  著作: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已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并拍摄发行)、《八十一梦》、《白蛇传》(已改编为电视剧本并录制播出)、《啼笑因缘》、《秋江》、《孔雀东南飞》(已改编为电视剧本并录制发行)、《西北行》、《荷花三娘子》、《陈三五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太平花》、《燕归来》、《夜深沉》、《北雁南飞》、《欢喜冤家》、《秦淮世家》、《水浒新传》、《斯人记》、《落霞孤鹜》、《丹凤街》、《傲霜花》、《偶像》、《纸醉金迷》、《美人恩》、《杨柳青青》、《大江东去》、《现代青年》改编成电视剧梦幻天堂超级好看、《满江红》等。

参考资料: http://gb.cri.cn/41/2004/04/28/108@143166.htm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