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为什么读书是那么的苦

为什么读书是那么的苦

更新时间:2023-06-23 05:25:07

为什么读书是那么的苦

读书痛苦与否真是相对的。 自己感兴趣的小说看上一整天也不会觉得无聊枯燥,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课书籍看几个字就开始神游&注意力不集中。 后来慢慢发现一个真理:自己越熟悉的内容越不容易痛苦,反而在阅读过程中会增加自己的满足感。 我自己是个例子,本科时期学的专业是自己不太感兴趣的广告学,专业课本虽然不多但每次期末复习我都懒得背书,因为不喜欢、不熟悉,所以读起来很痛苦,导致很多课程本可以靠背书获得满意的分数硬是要自己瞎编。 后来大三下开始准备考研,因为算是半跨专业,刚开始看参考书还是完全摸不到头绪,动辄注意力被各种事情分散。 然而在接下来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看教材过程中,几个月过去,当我回首看那些曾经“看不下去的书”时,觉得头脑中原来混沌不清的知识开始变得简单明了。因为散碎的点已经连成面,形成了体系,所以我不管是阅读类似的文献还是记忆相关的知识点都变得轻松很多,随之而来的自己的学习热情和信心也大为提升。 说了这么多,就想强调一点:为了减轻读书的痛苦,需要不断加强自己对教材的熟悉度。 从我身边一些“名校学神”来看,其实不管什么成绩的学生在初看自己不熟悉领域的内容时都是痛苦的,只不过学神们比普通人有更多的耐心和钻研的劲头,在重复研读琢磨中深化对知识的熟悉度、加深理解,变痛苦为轻松。 那怎么提高熟悉度?一遍一遍认真看当然是不错的方法,但假若我们根本读不下去枯燥的教材,甚至分分钟想睡着,那么按照传统的读书模式,一遍遍细读是根本行不通的。 结合个人经验以及一些学习方法的书籍总结后我认为,在最初接触不熟悉的领域需要“粗略看,广撒网”。即对每一本教材都先看目录,快速粗略翻阅整本书,因为不是逐字逐句细读,心理压力不大,看不懂也没关系。接着通过各种渠道频繁接触相关内容,可以观看网课,可以询问老师,可以与同学之间讨论,可以看一些相关领域的冷门书以提高兴趣。总而言之,要给自己塑造一个“语境”,使身边所有事情都围绕着自己所学习的领域。 有了学习的氛围和环境,自己对知识的熟悉度会迅速提升,加上反复多次粗略的翻阅教材,对于知识点已经有大致的印象,熟悉度提升之后再仔细阅读,做出提纲式笔记和重点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记忆便能大程度加深理解并不易忘记,也让读书变得不那么痛苦了。 总结一下,刚开始读不熟悉的书“痛苦”是正常的,想要改变现状,需要从心态和方法两方面努力。心态上不要太急功近利,什么事都是“欲速则不达”。读书时先”随便翻翻,多翻几次,有空就翻”,不要强求看一遍就全部理解或记住,接着营造环境,使自己对所学内容有了大体的印象之后仔细阅读、做好笔记、加深理解,最后解决痛苦。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