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题目“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出自两首诗:
一首是诗圣、唐朝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全诗如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另一首是诗魔、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初出城留别》:“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全诗如下: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月”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思的重要意象。孟晚舟先引用“月是故乡明”,后化用为“心安是归处”,作为自己感言的题目,既对应了秋日的归来,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回到故乡的喜悦,恰到好处。
【2】“近乡情更怯,不觉间泪水已模糊了双眼。”诗句“近乡情更怯”出自唐代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一生曾经历两次流放。第一次流放岭南是在神龙元年(705)春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这里,泷读shuang。泷水,河名,在广东;今作双水。第二年,宋之问逃归洛阳,隐匿居住在友人张仲之家里。这首诗就是他逃归洛阳途中所作。
孟晚舟把“近乡情更怯”用在这里,巧妙表达了自己被非法羁押千日后返回祖国的复杂心情。
【3】“午夜梦回,最是心底那一轮明月,那一江春水,那一缕乡愁”。词语“一江春水”多见于古诗词,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全词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孟晚舟用词语“一江春水”表达对祖国的思念之深,妙哉!
【4】“此时,祖国的秋日正是天朗气清,暖阳和煦,期待一年好景致,再赏橙黄橘绿时。”这是化用北宋苏轼在《赠刘景文》诗中的句子:“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字东坡,是中国古代全能大文豪。他一生仕途坎坷, 但从不消极悲观,始终积极乐观。
孟晚舟被拘押1000多天后回归祖国,与苏轼在经历一次挫折时的情感有共同之处。她化用这句诗既是有感而发,也表明她有菊花“傲霜枝”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