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京韵大鼓的四大派别

京韵大鼓的四大派别

更新时间:2023-09-17 20:28:39

京韵大鼓的四大派别

京韵大鼓许多唱词出自文人墨客之手,晦涩难解,在曲艺中相对雅致,观众和演员的文化层次也比较高。民国年间形成了三大流派——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他们对京韵大鼓都有独特的创造,演唱艺术自成一家。后来小彩舞骆玉笙创立骆派,老倭瓜崔子明的滑稽大鼓也被称为崔派,共同构成了京韵大鼓的艺术画卷。

刘宝全是京韵大鼓的高峰。京韵大鼓从前叫“京音大鼓”“小口大鼓”,从刘宝全之后才有了“京韵大鼓”这四个字。他结合本身特长,将前辈艺人的演唱特点揉合在一起,加以提炼,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唱腔,并根据内容需要,吸收了京剧的表演身段,运用到演唱中去,动作、表情都给节目增色不少,也赋予了这门艺术以新的生命力。

刘宝全

刘宝全享有“鼓界大王”称号。他的嗓子五音俱全,横竖兼备,要高有高,要低有低,最大的特点是“嘎、崩、脆”。在他常演的二十几个段子里,每个段子唱腔都不一样,不但能在拿手节目《大西厢》《刺汤勤》《赵云截江》里逼真地刻划出莺莺、红娘、雪艳娘、赵云、孙夫人等人物,在故事性不强的节目里,也能用表演和唱腔把观众带到作品中去。如《丑末寅初》,既没有生动的故事,也没有鲜明的人物,只不过是一张黎明前的素描画而已,可是通过他的演唱,观众仿佛看到了从轻云薄雾里冉冉而升的太阳,仿佛看到了横跨牛背、口吹短笛的牧童天真无邪、悠然自得的神情。

刘宝全可称“无不知、百行通”,他的艺术炉火纯青,一般人很难完全继承他的东西。他也是一个革新者,从不一成不变,也从没有承认自己的艺术已经“到家了”,晚年时唱腔还有许多新变化。

刘宝全广告

白派的奠基人白云鹏特点是“娇、巧、媚”。他唱的调门虽低,但嗓音宽、吐字清,他的演唱以“音清字重”为本,字虽重而不浊,音虽轻而不飘,唱起来句句有力、字字清晰。在《红楼》段子里他的演唱艺术得到了完美发挥,刻划人物也有独到之处,如《黛玉焚稿》,无论对林黛玉的外形描绘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都表达得非常细腻动人。从“孟夏园林草木长”到“珠泪流干目无光”这一小节里,他把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女形象活生生地摆在了观众面前。

张小轩的特点是膛音好、低音宽、口齿清、气力足,占了“稳、准、狠”三个字。每一段节目自始至终一气呵成,从没有脸红气短的现象。他的拿手节目也多为《三国》段,如《华容道》等等。

京韵大鼓刘、白、张三大流派形成以后,后学者多宗刘,学白的较少,学张的更少。但不管是宗刘也好,宗白也罢,演员在原有基础上都有着不同的创造,更有兼取各派之长结合本人特点自成一家的。前者如小岚云、林红玉、侯月秋、阎秋霞,后者如小彩舞(骆玉笙)。

骆玉笙

小彩舞的特点是嗓音横竖兼有,高低自然,音域宽广、韵味醇厚,既有刘派高亢、清脆的特点,又有白派行腔委婉的风格。她对各派的长处和其他姊妹艺术中的营养兼收并蓄,加以融化,在将近四十年的舞台实践中不断革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她不仅在传统段子《剑阁闻铃》《红梅阁》《击鼓骂曹》等节目里表现了自己的艺术特色,而且在新曲段里也有显著的创造尝试,如《珠峰红旗》《卧薪尝胆》的唱腔设计以及“五字句”和念白的表现方法。她的代表节目《剑阁闻铃》《丑末寅初》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流传于世,为研究京韵大鼓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宗刘派的演员当中,小岚云的艺术比较突出。她演唱的节目如《大西厢》《战长沙》《赵云截江》颇有刘宝全晚年之风。小岚云嗓音清脆圆润,音域宽,高音宏亮而不噪,低音宽厚而不浊,气力充沛,每唱一曲,从始至终一气呵成,高低腔运用自如,在继承刘派的基础上,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特点。如《战长沙》头一句“忠义无双美髯公”的高腔,正是刘派的特点。在《大西厢》里也有所创造,从头至尾有起有伏,整个段子充满喜剧气氛。她演唱了许多优秀的新曲段,如《黄继光》《英雄炮手胡德安》《徐学惠》《赤胆红心》《战天津》等。在《战天津》的开始连用几个高腔,有力渲染了解放军挥师入关的磅礴气势,听后感到人民军队的力量雷霆万钧、势不可挡。

白云鹏

林红玉所演唱的京韵大鼓对动作表情方面非常注意。她的表演风格粗犷豪放,舞台气氛火炽热烈,动作潇洒身段矫健,《闹江州》是她的拿手节目,真正发挥了“一人演一台戏”的特点,把李逵、宋江、戴宗、张顺等人的形象活生生地摆在观众面前,被誉为京韵舞台上的“刀枪架”。

阎秋霞是白派传人,嗓音宽、多低音,演唱时虽腔调不多,但优美动听、细腻感人。她的《愚公移山》在内容上、唱腔改革上和表演上都比较成熟,如开始用朗诵后转唱也很自然,并不感到生硬。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