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种类繁多,从一字对到多字对,骈对到律对,反对与正对,以及五花八门的“格”,各自对平仄有不同的要求。但有一点是最基本的,就是“平仄相谐”。 最常见是楹联、诗联。楹联是古建筑物柱子或公共建筑大门上的对联,字数一般比较多,有的要断句;诗联也叫“律对”,大部分用于家用春联或文艺活动、诗人笔会,分五字、七字。 律诗要求,第三四句、五六句要各自成对。按常见的格律,七律第五六句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下两句的平仄正好相反) 按照新韵(即普通话),平声指四声的阴平、阳平,仄声指上声、去声;按旧韵(如《平水韵》),平声就是平声,仄声包括上、去、入声。 举例: 千秋笔墨惊天地(平平仄仄平平仄) 万里云山入画图(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律的情况相同,如: 野旷天低树(仄仄平平仄) 江清月近人(平平仄仄平) 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发现,五字的比七字的正好少了前面两个字。这说明,对联的平仄很有规律,它们像“马蹄”一样两两成双,又各自相对。这就叫“平仄相谐”。 字数多的如: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面介绍的都是“正格”,也有不是两两成双的,称为“变格”,但对句(下联)必须与上联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