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颜回的事迹有哪些

颜回的事迹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5-20 01:31:34

颜回的事迹有哪些

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1年)。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思想家。人们常评价孔子说其:“弟子三千,贤人七十”。颜回乃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儒家五大圣人之一,是孔子最得意门生。

‖ 出身贫寒 求知若渴

颜回生活在“礼乐分崩”的中国春秋末期,不但周朝天子的皇权衰败,且不断受到各诸侯国冷落。同时,在生产力低下的春秋未期,诸侯各国公室也日渐衰落。鲁国的王公贵族在这一时期,也同样国家财力日益贫乏。

颜回的颜氏家族生活在那个时代,生话窘迫,只能自食其力,依靠城郭之外的五十亩薄田,城郭之內十亩之地生活。

颜回自小生长在陋巷之内,家族生活也是捉襟见肘,免强维继。

但是颜回虽然自小生长在陋巷之内,生活捉襟见肘,但聪明好学,不为贫困所扰,潜心求学,孜孜不倦。孔子曾赞其:“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

‖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颜回十三岁那年师从孔子,刚入孔门时,孔子讲学巳十数年,在诸候各国声名远播,弟子更是不计其数。他在孔子的弟子中颜回年龄最小,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弟子们都感觉颜回迂顿。但是颜回一向认真听孔子讲学,潜心揣摩,举一反三,深刻領悟到孔子儒家学说理论的博大精深。

颜回曾赞美孔子的儒家学说是真正的治世之道。他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是说:老师的儒家之说,越看,越觉高明,越努力钻研,越感觉深奥。他还鼓励孔子的其他弟子说:“老师善于有步骤的教导我们,用各种文献知识丰富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又用一定的礼来约束我们,使我们想停下学习都不可能。”所以,颜回在师从孔子其间,对孔子的尊重已超出了一般弟子的尊师之情,对老师嘘寒问暖,事必恭亲,象儿子伺候父亲一样尊崇孔子。即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之时,唯有颜回未离孔府半步。所以后人评价颜回“独知孔子圣也”。其潜心儒学,且能“闻一知十”成为了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 践行儒学 推崇儒教

由于孔子的政冶主张在鲁国得不到王公贵族支持,孔子便把目光投到鲁国之外的诸斯候列国,这样,颜回便紧随孔子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宣讲儒学。

周游列国期间,颜回积极协助孔子向六国王公贵族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希望列候国“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健康,四方咸服,天下安宁”。

但是,师徒们历经磨难,矢志不渝地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得到六国列侯的支持,有时还遭到列国族侯的排斥。

在过匡地遇乱,以及之后的陈、蔡遇险时,子路等弟子也对儒学产生怀疑。颜回则坚定地站在孔子一边,捍为儒学理论。他向子路等人解释:“老师的理想很高,学问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理解接受。这才是他们的耻辱呀!”

十四年流离颠沛生活,没有改变颜回尊崇孔子笃定儒学的意志,反而悉心照应孔子的起居,大力宣讲儒家精神,推行孔子的治国之道。直到十四年后,鲁哀公派使臣到卫国接回了孔子师徒,才结束了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历程。

‖ 教书育人 弘扬儒学

颜回与孔子回到鲁国后,孔子要推荐颜回去做官,被颜回拒绝了。他对孔子说:“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絲麻;鼓琴足以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业。回不愿仕。”

颜回曾对孔子说:“一个人虽然出身贫苦,但应安分守己,不以贫为耻。虽是无职无权的卑贱者,但不要自卑,不应在贵人面前低三下四,更不应该装腔作势。与朋友交往要与他一辈子共患难,”孔子听后大加赞赏,说:“就是远古的圣人,也不过如此呀!”

颜回对孔子的儒家学说潜心研究,深刻领悟;以周游六国所得到古籍史册去伪存真,相互论证,帮助孔子整理书稿,丰富儒学理论。特别是他呕心沥血地帮助孔子整理出一部完整的《易经》,给后世留下了惊世之作。

为了把儒学发扬光人,颜回还办起了私学,广招门徒、宣讲儒学,传授六经。不仅在孔子门下弟子中确立了七十二贤之首的地位,还形成了儒学的一个宗派——颜氐之儒。据《韩非子—显学》载:自孔子死后,儒分八派,颜氐之儒是其中一派。颜氏之儒的中心是全面继承儒家理论精华,实行克己复礼,在孔子“仁”的基础上突出立德思想。后世称他为“复圣”,便是对其侧重立德的肯定。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一代儒学宗师颜回不幸病逝。其安于贫贱,守道而不移其志的高尚情操影响和启迪着后世之人;其尊师重教,发扬光大儒家文化,整理孔子典籍,编修《易经》,无不给后世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财富。

所以,历代朝廷、文人学者对颜回推崇有加,追赠为兖国公封为复圣,陪祭于孔庙。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