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什么叫反器材狙击步枪

什么叫反器材狙击步枪

更新时间:2023-09-10 15:45:50

什么叫反器材狙击步枪

反器材狙击步枪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口径狙击步枪。

反器材步枪起源于一战时期,当英国人的坦克出现后,德国人为了让前线步兵也具备反坦克能力,研制出了M1918反坦克枪。这种反坦克枪的外形酷似一把加大号的步枪,整体构造和普通的毛瑟步枪也相似,只不过口径从7.92毫米增长到13.2毫米,其威力可在100米距离上击穿20毫米厚的垂直钢板。毛瑟反坦克枪装备前线德军后,被广泛用于打击英国的坦克。作战时,德军会组成双人小组来使用反坦克枪,一人担任射手专职射击,另一人为观察手,负责观察目标和射击效果。

M1918反坦克枪可以说开创了反器材步枪作战的先例,后世各国的反器材/坦克步枪使用方法均效仿德国。

M1918反坦克枪就是一把放大的普通步枪,后来还得了个外号,叫大象枪。图为英军缴获的M1918反坦克枪。

到二战时期,苏联对反坦克枪的应用开始增多。在战争初期,因为德军Ⅰ号、Ⅱ号坦克装甲薄弱,苏军在前线广泛使用反坦克枪作战。到战争中后期,德军坦克防护增加,反坦克步枪已经很难起到作用,苏军于是将反坦克枪用于攻击其他目标。比如卡车和其他装甲车,有防护的掩体,就连迫击炮和机枪阵地也会受到苏军反坦克枪的威胁。就这么说吧,到了战争后期苏联人的反坦克枪除了坦克不打,其他什么都打。除了苏联外,日本也装备过反坦克枪,效果。。。

可以说随着二战的发展,反坦克枪的功能逐渐开始向反器材步枪转化。

苏军手中的反坦克枪

二战结束后,反器材步枪曾消失过一段时间,后来随着特种作战的兴起,大口径狙击步枪又有了用武之地。

在当时的轻武器里,步枪、轻机枪射程近、威力小,穿透力弱;单兵火箭征兆明显、精度差、射程更近;榴弹发射器只能杀伤人体目标,对有防护目标效果差;重机枪射程、精度都基本满足条件,但重量过大难以携带。而实施作战的特种部队往往又以秘密渗透为主,无法携带重武器,只能依靠随身的轻武器打击目标。因此归纳起来,以轻武器为主的特种部队实际上缺乏一种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的武器。于是,大口径的反器材狙击步枪便应运而生了。

到后来,随着作战经验的积累,反器材步枪的使用和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到90年代以后,反器材步枪的性能基本可概括为:重量控制在一人携带操作的范围内;射程和精度超过目前所有的单兵武器;配备有高倍瞄准镜或其他瞄准装置;可对付包括装甲车在内的各种有防护目标和高价值目标,比如雷达、通讯设备设备;车辆、船只和地面飞行器;藏在掩体或墙壁后的人等;使用时组成双人狙击小组,一人观察,一人射击。

进入21世纪后,反器材步枪又增加了新的任务,充当反狙击武器。反器材步枪利用大口径的优势,可在普通狙击步枪的射程外进行精确射击,再加上威力大,穿透力强的优点,十分适合用来对付恐怖分子的狙击活动。美国人在伊拉克就利用反器材步枪实施反狙击战术,战绩卓著。

著名的美国巴雷特反器材步枪,有效射程超过1500米,2500米外仍有杀伤力。

关于反器材步枪的使用,这里存在着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大口径狙击步枪是用来打击人体目标的。实际上,12.7毫米以上的子弹在命中人体目标时威力明显过剩,如果击中人体极有可能会出现肢体分离的情形,通俗点说就是人体会“炸开”。除了反狙击作战,一般情况下大口径的反器材步枪更多的是打击装甲车等有防护高价值目标。而关于超远程狙击的问题则更简单,因为普通狙击步枪根本打不到那么远,因此除了使用反器材步枪外没有第二个的选择。

多说一句,超远程狙击更多的是看运气,与其说是射手打得准,更不如说是目标接的好。

山区地带更适合大口径狙击步枪的使用。

更多栏目